当巴菲特遇上网络科技股

来源:证券时报 2017-05-20 09:21: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杨苏

又是一年“5·19”。18年前A股由网络科技股引发的集体癫狂,一直在不断地重复上演。然而,资本市场如果只是概念炒作和操纵股价,没有真正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留给投资者的只有击鼓传花般的零和游戏。

对于“5·19”行情,80后、90后投资者们一定没有切身感受。早在1999年5月19日,沪深两市指数双双大涨。随后,在网络科技股带领下,沪深股市指数30个交易日上涨65%,并且两年内持续刮起高科技风暴。只要上市公司与网络、科技、数码等沾上关系,股价就扶摇直上。

遗憾的是,尽管中国出现几家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并在美股和港股上市,但回首当年股价癫狂的A股上市公司,已经鲜见身影。一些当时被资金操控的公司,股价短期内迅速归位,成为A股坐庄的典型案例。绝大部分触及网络和高科技的上市公司,近20年的发展证明其只是一个好的故事编撰和讲述者,相当比例的公司还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改头换面,有的公司更是故事频出,成为新闻监督报道常客。

这也许正是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数十年来不愿接触科技股的主要原因。网络科技等确实可以改变很多行业,甚至创造许多商业模式。但是,高度激烈的竞争水平以及技术更新换代的行业特性,让许多投资者难以把控投资风险,比如高科技股的高成长持续性。更别提某些公司借用网络科技等名义做股价、做市值,从未真正潜心产品研发以及科技力量创造收入。

然而,巴菲特近年开始投资科技股,而且最近一年大举重仓苹果公司,这也是让投资界最为轰动的事件。巴菲特看来,苹果的许多特性已经将其归类为消费品,比如强大和稳定的现金流、良好的分红和回购计划,以及显著的产品竞争优势等等。如果从市盈率(PE)角度来看,苹果现在只有12倍左右,所以尽管公司总市值不断攀升至8000亿美元,已经超过微软、谷歌等四家科技巨头的总市值,但是市场仍然对其报以万亿美元总市值的强烈预期。

对于另一家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亚马逊,巴菲特也给予毫无保留的赞扬,认为公司在电子商务和云服务两个领域做出开创性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进军电子商务和云服务两大行业时,曾经多年经营巨亏但一直坚持研发和市场开拓,最终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打造了业内首屈一指的云服务地位。

在追涨杀跌的交易游戏中,每一个狂喜的赢家背后都有一个悲惨的输家。对于美国认真做业务的高科技股,巴菲特曾经避之不及。如果是A股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公司,估计只能让价值投资者们领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下限。

最近一年来,美国主要科技股苹果、亚马逊、微软等,都走出了堪称牛市的大行情。回看A股当年“5·19”牛市,更像是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央行降息等一系列因素下,辅以交易制度和全球科技热潮,市场资金多方共振产生的暴涨行情,但没有酝酿出几家真正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

令人遗憾的是,近一年A股走出股价大涨行情的公司,许多都是传统消费品行业的优秀企业,而那些互联网高科技行业的公司鲜有表现。对于真正做研发和开拓市场的高科技行业公司,我们是否可以不用市盈率这样的盈利指标去衡量估值。至少在公司发展的前中期,很少有公司可以做到苹果这样具备“消费品”特性的市场地位。对于新产品进入成熟期、业务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公司,也要将业务增长率加入估值体系,更合理地估算公司价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