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张毓强:赚“漂亮钱” 投资百亿“跑”上新赛道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8-10-11 06:33: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巨石总经理张毓强:赚“漂亮钱” 投资百亿“跑”上新赛道)

63岁的张毓强与“石”有缘——他出生于浙江桐乡石门镇,相传春秋时期吴越交界垒石为门,“石门”由此得名。张毓强更未想到,他此后的人生与以矿石为原料的玻纤紧紧缠绕,书写了一段非凡的创业史。

“对外坚不可摧,对内熔炼自己。”9月末,中国巨石总经理张毓强向上证报记者解释“巨石”的涵义时,如是概括。

这是一个混合制改革的“中国故事”。20年前,央企中国建材与民企振石集团联姻,合力将“中国化建”(中国巨石前简称)推上资本市场。遵循“央企市营”理念的中国建材,与巨石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成就了今时今日中国巨石全球玻纤老大的地位。

热爱跑步的张毓强,带领着中国巨石一路奔跑,始终保持“领先同行五年”的目标。“大家看到巨石赚钱,而且赚得很漂亮。但在我眼里,巨石更重要的是为全世界复合材料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他说,投资近百亿元的智能化基地投产后,巨石又将领先对手5至10年。

混改试验: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何把矿石拉制成比头发还要细得多的玻璃纤维,并保持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性能及全球定价权?张毓强过往人生的三分之二时间都在琢磨这件事。

目前,中国巨石的玻纤产能已达160万吨,占全球玻纤的市场份额达22%。更令人侧目的是,公司玻纤产品的毛利率长年稳定在45%以上,高出同行约10个百分点。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规模第一,更是有质量、高水平的规模第一。”张毓强自豪地说,在成本控制管理、生产技术创新、国际化业务拓展等方面,中国巨石拥有独特的优势。在参观生产线时,巨石科技管理部负责人顾桂江对记者表示,公司成本控制出色的重要因素,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玻璃配方和浸润剂配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领先同行一大截。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98年与中国建材的资本联姻,是巨石的第一个转折点。当时,张毓强正与国外玻纤巨头洽商设立合资公司,此时中国建材找上门希望合力发展民族玻纤工业,由此张毓强将旗下核心企业巨石集团注入“中国化建”并登陆A股市场。上市之后,巨石相继引入外资及联想弘毅,借助资本平台进一步壮大了资本实力。2008年7月,一个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年产60万吨玻纤生产基地在桐乡建成,巨石坐上世界玻纤头把交椅,从此再未易位。

但正当巨石兴高采烈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巨石玻纤产品大量积压。张毓强与中国建材高层商量后,作出一个大胆的“不停产、等复苏”的决定。事后看来,满负荷生产的中国巨石以2009年度亏损的代价,换回了此后8年高增长的上行周期。

忆及当年场景,张毓强直言“刻骨铭心”,也愈发感受到了央企与民企合拍的重要性,“中国建材的品牌、规模、技术、融资等优势,给巨石持续注入了强劲的催化剂,同时又保障了巨石市场化的决策机制,非常不容易。”

在巨石总部大楼展示墙上,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留下了如是评价:“中国巨石是一个企业改革的故事,是一个技术创新的故事,是一个精细管理的故事,是一个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故事。”

全球化布局:从“吃药”到“预防”

始于1995年的国际化战略,为巨石铺陈出一条意义重大的“走出去”之路。

巨石的第一个海外基地是埃及,现已拥有约20万吨玻纤纱产能,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以及周边的土耳其、中东和北非市场,产销率超过100%。

翻看历史,这更像是倒逼下的“出海”。2009年,欧盟对中国输欧长丝玻璃纤维发起反倾销调查,次年欧盟对巨石加征了24.8%的“双反”税率。“这时我才意识到,巨石虽然产能是世界第一,但不是世界级企业,巨石必须走出去搞国际化!”张毓强说,“在埃及建厂,是我们知道自己病了,赶紧吃药。”

到了2016年,中国巨石决定投资3亿美元启动美国基地建设时,完全是主动的“预防式”布局。张毓强当时的考虑是,美国市场是中国巨石重要的海外市场,为何不在当地建厂“以外供外”呢?不曾想,这一布局,成为现今中国巨石平抑波动的一步妙棋。

张毓强介绍,目前美国基地的玻纤产能是8万吨,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中国巨石出口美国市场的份额约12万吨。“在美国设基地是为了市场前移、研发前移、人才前引。”他说。

2017年,中国巨石将下一个海外生产基地锁定印度。公司决定在印度新建年产1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内动工建设。

“‘一带一路’给中国巨石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张毓强说,随着海外基地的投产,巨石要逐步增加“以外供外”的比例,并积极探索“以外供内”的路子,优化全球的产能配置。

有意思的是,伴随着巨石“走出去”,境外投资者在“走进来”。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赴中国巨石调研的境外投资机构比重越来越高。半年报显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二季度跻身中国巨石流通股股东榜,位列第六大股东。

智能制造:百亿投资“卡位”新赛道

5点起床、每天抽出2至3小时运动的张毓强,有着举“石”若轻的从容,但其实他的危机意识极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都会碰到困难,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就是危机潜伏的时候。”他说,40多年的经商生涯,“好日子”不到10%,保持警钟长鸣,才会敢于冒险。

2017年底,中国巨石又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投资近100亿元建造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该项目将使巨石的玻纤产能翻番,更是玻纤生产技术的一次飞跃。

“无论是玻纤的市场空间,还是巨石的生产技术、成本管控能力及其他经济指标,都到了需要上智能化项目的时候!”张毓强向记者表示,“通过这个项目,巨石将增加细纱及电子布的产能,产品结构会更加合理,比同行至少领先了5年。”

张毓强对电子布市场尤其看重,“电子布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除了电子产品外,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化领域的应用开发逐渐增多,从中国巨石的经营情况看,电子布市场已经创下了历史最长的增长期,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据悉,目前中国巨石仅有约1亿米电子布产能,智能基地建成后将新增8亿米产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

“大家看到巨石赚钱,而且赚得很漂亮。”张毓强说,“但在我眼里,巨石为全世界复合材料工业成本降低、质量提升、使用领域拓宽、生命周期延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这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同样令他骄傲的是,30年前,巨石千方百计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装备,如今向发达国家输出技术、装备和品牌,“从引进到输出,这是一种能力!”

带着“领先同行五年”的焦虑感,张毓强和中国巨石依然奔跑在路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巨石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