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金科股份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11月28日暨减持计划时间过半时,公司高管蒋思海与李华均未实施减持计划,且蒋思海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近日,李华也发函称未以任何形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因此,在减持计划期限已满届的情况下,公司高管股权未发生变动。
放弃减持
不出市场所料,虚惊一场后,金科高层的持股未出现变化。
早在去年11月底,金科减持计划过半之际,有接近金科的消息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金科和融创中国的股权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暗中从二级市场增持,金科董事会主席黄红云怎肯自家肥水流入“敌营”中,于是开始回购高管手中的股票,让他们尽量不要进行转售安排。
2018年初黄红云的一次操作失误像石子一般打破了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随后天津润鼎股权质押预示出的融创行动,更让涟漪乍起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你来我往中,黄红云和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手中的股权相继增加,呈现胶着态势,融创中国手握25%的金科股权,与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的26.24%仅一步之遥,双方并未拉开差距。
融创突然闯入增大了金科控制权的不确定性,危机感顿生的黄红云打响了“反围剿”战役。
只有二级市场的增持明显过于被动,股权相持阶段,黄红云意识到更为“残酷”的事实。
就在金科此次减持计划期限满届的前一晚,孙宏斌在黑龙江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闭幕会议上,发起了一场《房地产的下半场,投资美好生活》的主题演讲。
在提到地产行业的特点时,孙宏斌强调了行业的快速整合。浮沉行业24载,相继缔造了“顺驰”和“融创”的孙宏斌深谙规模化聚焦与并购重组频繁发生的特征,“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现象与合纵连横的“强强联合”早已成了“新常态。”
“反围剿”下半场
这也正是融创瞄准金科的原因所在。
颇为耐人寻味的一点是,此前宝能入股万科,王石的一句“野蛮人”让舆论一边倒地倾向万科,而当孙宏斌“突袭”金科后,面对黄红云的抵抗与反击,市场却鲜有议论。
在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看来,这两起事件的性质不一样,前者是跨行业行为,开发企业对抗资本,后者是行业间的“并购重组”。将这一现象放入地产行业整体大背景来看,是正常的,甚至会越来越多。
有行业人士直言,市场对此态度的差异可以归结到并购结果的不同。
宝能入股万科后会给行业标杆万科带来哪些影响?市场无法预见,甚至万科引以为豪的体系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而金科则不同,虽然融创此前并购“佳兆业”和“绿城”均铩羽而归,但积累了良好的声誉,且从目前融创的规模和发展而言,入主金科并不是坏事,除了会将金科的业绩带上新台阶外,对金科的股价也有一定提升作用。
金科意识到,“反围剿”战需内外兼行,除了二级市场增持外,最重要的是迅速壮大自我,扩大体量,提升行业地位,让自己成为一块“硬骨头”。
2017年6月中旬,金科的“野心”像雾都盛夏的气温一样灼热。
在跨越式部门会上,金科给自己定了一个“大目标”,在2017-2020年期间,公司计划各年度力争实现签约销售金额分别约500亿元、800亿元、1100亿元、1500亿元,并力争到2020年冲击2000亿元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金科每年的销售额增长率需要分别达到60%、37.5%、36.3%。
资料显示,金科2012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2016年增至322亿元,2017年上半年仅完成104亿元,凭借后半年的发力最终以681亿元的流量金额位居第32位。
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预售商品房57个项目中,其中重庆和成都有33个,占比高达58%。
因此这无疑要让此前坐拥川渝,增速相对一般的金科狂奔起来。
进入2018年,金科更是攻城略地。
1月8日,金科28.55亿元拿下苏州平江新城板块一核心地块,占地85亩。
两天后,金科在成都主城区2018年的首场土拍中再下一城,将武侯区一宗49亩的二类住宅用地收入囊中。
随后金科马不停蹄在主场重庆的土地中再度告捷,拿下63.77亩鱼洞地块,建筑体量11.9万方。
进入2月,这一节奏并未放缓。除了在北京、重庆的土拍市场继续有所斩获外,还大力挺进产业地产领域。
先是与河南洛阳高新区管委会就辛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达成战略合作签约,金科将在2018年至2022年5年的时间内,对辛店片区用地综合改造和开发升级。
此外,金科还拿下山西智慧科技城项目,总规划面积3000亩,其中一期占地1000亩,总投资达80亿元,以“智能制造、智慧科技、健康科技”三大产业为主导,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房企大举进入产业地产领域,在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主要是基于多元化的考量。在住宅产业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产业地产有利于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对接,从而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此外,严跃进强调,近两年工业用地、产业用地的政策已逐渐放宽。
像已经跻身行业前十的华夏幸福,正是通过产业地产来迅速扩大的,金科似乎也在效仿华夏幸福的模式。
中原地产上海首席分析师卢文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认可房企进军产业地产的“无奈”。
住宅不易做的当下,商业地产进入难度大,散售做不出多少利润,只能拓展新模式。此外,现在鼓励创业科技创新,科创园区是不错的选择。政策上很多地方政府对这种开发也给与支持,拿地上存在价格优势。
然而自2016年初在两江新区核心取得第一个产业地产项目以来,金科在产业地产的方面布局有限,经验不算丰富。
对此,严跃进认为,金科当前最大的困难或许是对于新型产业的认知,毕竟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园概念,而是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是让产业资源聚集。因此相较于开发能力,专业的产业识别能力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