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歌华有线(行情600037,问诊)、百视通(行情600637,问诊)等广电业上市公司近期股价连续上涨,引发市场关注。这两家公司频发公告,内容都指向互联网平台建设,告别广电单一的业务形态。近两年来,当BAT等互联网巨头将目光瞄准客厅电视屏时,广电系上市公司也在纷纷求变,转型互联网成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转型过程可能并非坦途,BAT巨头、传统电视制造商以及广电企业之间都存在竞争。
互联网化成趋势
截至3月11日,歌华有线因定增33亿元股价在3个交易日上涨了25%。根据公告,公司拟将19亿元投入到优质版权内容平台建设,14亿元投向云服务平台升级及应用拓展项目。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歌华有线已开始从单一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向互联网平台方向转型。2014年11月,歌华有线宣布完成“歌华云平台”一期建设,这是有线电视行业首个大规模应用的云平台。
在云平台上,歌华有线能提供视频、云游戏、云应用如教育、卫生、彩票等服务,后期还将搭建电子商务平台。2014年12月,公司联合30余家省市有线网络公司,发起成立中国电视院线联盟,旨在搭建“5元钱在家看电影”的家庭观影平台,向内容领域拓展。
而百视通斥资8亿元入股三家公司,近几日股价也随着上扬。公司拟对视频网站风行网增资4亿元,股权增持到82.76%,完成了对风行网的绝对控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在去年百视通宣布与东方明珠(行情600832,问诊)合并后,百视通管理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公司要形成“内容+平台与渠道+服务”的互联网媒体生态系统及产业布局。
今年1月,百视通进行了内部结构改革,破除传统广电企业的层级化管理,新设立五大事业群,即互联网电视事业群、云平台与大数据事业群、主机游戏事业群、电信渠道事业群和网络视频事业群,完全按照互联网公司的扁平架构管理,希望能更全面地向互联网企业转型。
此外,华数传媒(行情000156,问诊)引入阿里巴巴,并共同推出天猫魔盒产品,未来可能还会在电视购物、大数据方面有深度合作;湖北广电(行情000665,问诊)在2月13日公告称获得工信部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的批复。去年公司已与思科、数码视讯(行情300079,问诊)、同洲电子(行情002052,问诊)等公司签署一系列协议,未来在数字家庭、云计算领域将加强布局。
三网融合专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认为,广电企业转型互联网已经不是“三网融合”的政策要求了,而是自身发展到了不得不转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屏互联网化的市场空间早已被BAT瞄准,而广电企业在这块屏上优势明显,转型互联网平台或生态系统建设将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转型并非坦途
尽管转型势在必行,但广电企业的互联网之路可能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都不小。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歌华有线已经对自身的定位作出调整,发力付费家庭院线,但版权是绕不过去的门槛。多位影视公司高层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互联网是一个重要平台,但电影的发行方最看重的还是影院。电影在影院放映结束后,发行方会把版权卖给视频网站,价高者得。但BAT手持巨资,不惜重金买下优质内容的独家版权,广电企业很难与之竞争。《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以及其他热播的影视剧,都被BAT收入囊中。
另一方面,传统电视机制造厂商在互联网领域也是摩拳擦掌,在内容、渠道等方面早已抢先卡位。四川长虹(行情600839,问诊)打造家庭互联网,TCL与爱奇艺合作TV+,创维加入智能电视产业联盟,这些都将是广电企业进军互联网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广电企业由于受制行政区划限制,业务难以全国拓展。吴纯勇表示,歌华有线超过95%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北京,尽管其主导的电视院线联盟被视为公司向全国进行文化输出的第一步,但在扩张的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地方广电企业的竞争。上海的百视通、浙江的华数传媒,想把业务扩展到其他省市,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歌华有线:增发加码版权与云平台,京津冀一体化打开新空间
事件:
歌华有线发布非公开发行股份预案,公司共向九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亿人民币。公司与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天津广电网络(行情600831,问诊)公司、河北广电网络集团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广播电视有线网络领域实现全面战略合作,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点评:
实际控制人参与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向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北京广播公司、金砖丝路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行情600030,问诊)股份有限公司、新湖中宝(行情600208,问诊)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共九名特定对象发行,其中,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为公司控股股东,北京广播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北京广播电视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在此次发行中,合计增持6.5亿元,占此次非公开发行总额的20%。
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内容版权与云平台建设。歌华有线此次引进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百视通作为战略股东,有望加强公司内容版权建设和云平台建设。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行业中综合实力强、产业链完整、版权资源丰富的影视剧公司,并拥有丰富的海外片引进资源,引进中影后,有望大大加强公司的版权实力。此次募资中,公司拟投资19亿元开展优质版权内容平台建设项目,用于电影、电视剧、动漫、网络剧、综艺节目、新媒体短片等优质海内外内容版权的集成和购买,以支持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电视院线、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其他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及全媒体版权分销。此外,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14亿元,包括全媒体应用聚合云服务平台升级子项目、歌华云游戏平台升级及应用拓展子项目、大数据分析系统升级子项目。
建立了有线电视行业首个大规模应用的云平台,打造“云管端联运”融合发展的新型媒体平台。歌华有线建立了有线电视行业首个大规模应用的云平台。以“云、管、端、联、运”即“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为系统设计理念,打造全媒体应用聚合云服务平台,基于有线电视HFC网络,面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云平台。在云平台上,融入视频、云游戏、云应用如教育、卫生、彩票等,后期将搭建电子商务,我们看好公司由传统媒介向新媒体、由单一有线电视传输商向全业务综合服务商进军。此次募资有望提升云平台的运营实力。
建立“电视院线”联盟,分享全国“电影后市场”的增量蛋糕。去年12月,歌华有线与25家省市有线网络公司签署了《电视院线项目合作协议》,并联合后续拟签约的公司共计30余家省市有线网络公司发起成立中国电视院线联盟。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文化中心,歌华有线基于首都,有望成为全国广电的服务平台,此次联盟充分证明了公司的资源整合实力。同时,该联盟的成立,将增强传统电视对家庭用户的吸引力,凭借优质的视觉体验和丰富的版权资源,传统电视有望吸引用户从PC端回归。我国电影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过度依赖传统院线票房收入,“后电影”综合收入明显不足,“后电影”市场开发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受益京津冀一体化,地域扩展确定性强。公司此次签署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验证了我们此前对公司的判断,公司是广电行业里用户拓展确定性最强的公司,公司与天津广电网络公司、河北广电网络集团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广播电视有线网络领域实现全面战略合作,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拟在资本合作、内容合作、网络互连互通及技术合作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实现京津冀网络互联互通、技术相互对接、内容资源共享、市场相互开放、增值业务拓展以及资本层面合作。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歌华有线15-16年EPS为0.70元和0.93元,市盈率26.2倍和19.7倍,公司正处于行业机遇期、业绩拐点期和战略转型期,在手现金充裕,具备后期行业和公司层面催化剂,此次募资为公司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也为公司的地域和用户扩展打开新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1)新业务推出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2)国企改革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百视通业绩分析:业绩符合预期;IPTV增长放缓,OTT在2015年有望发力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百视通于2月18日公布了2014年业绩,收入/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9.78亿元/7.86亿元,同比增长13%/16%(而2014年前9个月的增速为20%/11%)。
2014年四季度公司实现收入/净利润人民币8.88亿元/2.31亿元,意味着增速分别为-1%/29%。
要点:(1)IPTV/OTT业务增长稳定。IPTV/OTT收入同比增长8%,主要因为用户基数增长放缓。过去五年,公司累积了超过2250万IPTV用户、22万STB用户和3500万活跃的增值OTT(即overthetop)用户。公司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经营模式,PPV(即pay-per-view)收入增长了60%以上。
(2)新媒体广告/移动电视保持强劲增势。公司凭借所控制的多种平台,展开了多渠道新媒体营销业务。此外,公司通过收购艾德思奇51%的股权提高了技术实力。以上因素令公司的新媒体营销业务收入在2014年增长了86%。公司还在2014年扩大了移动渠道,将移动电视用户基数提高到2000万。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了55%。
(3)家庭主机游戏仍处早期阶段。2014年9月公司在中国推出Xbox1以来,总销量达到10万台。我们认为其家庭主机游戏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存在广阔的空间来扩大用户基数。
投资影响我们微调了2015-17年每股盈利预测,以体现IPTV收入增速低于预期/广告和移动电视增速高于预期的因素。据此,我们将基于PEG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上调5%至人民币36.01元(PEG比率仍为0.77倍)。维持中性评级。
华数传媒:马云、史玉柱65亿入股华数传媒获20%股权,公司长期价值有望全面提升
投资要点:事件:
华数传媒公布重组预案公告:1)公司拟以每股22.80元向云溪投资非公开发行2.87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65.36亿元,云溪投资全部以现金方式认购并占有20%股份;2)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华数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布局文化传媒产业链。
点评:
马云、史玉柱入股华数传媒,公司数字电视新媒体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云溪投资为史玉柱和杭州云煌投资共同发起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云煌投资由马云控股,云溪投资的主要出资人谢世煌(有限合伙)的资金则源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借款;华数传媒拥有成熟的数字化节目内容和雄厚的版权储备,同时覆盖移动互联网、宽带接触和有线电视等多屏用户,引入史玉柱和马云作为公司投资者,对公司注入互联网运营理念,提升综合运营能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构建协同互促的新媒体业务生态圈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将有助提升公司内容产品核心竞争力、建立公司差异化内容服务特色、拓展新媒体用户,公司数字电视新媒体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募集资金拟用于版权扩容、发展用户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内生+外延”合力增长。1)公司拟投资14亿元用于优质视频内容版权的扩充、1.15亿元购买服务器等设备及软件,升级改造现有媒资生产中心系统,共计15.15亿元拟全部由募集资金投入;2)公司拟投入11.1亿元在全国范围发展300万“华数TV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进一步拓展公司互联网电视业务的用户规模,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强化核心竞争能力,由募集资金投入;3)剩余约38.8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公司未来对新媒体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收购其他有线电视网络资产以及偿还部分银行贷款等;此举将有效推动公司“内生+外延”合力增长。
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资本与业务层面实现强强联合,全面提升华数传媒竞争力。华数集团与阿里双方达成协议:1)在其中一方进行原创内容、视频通讯、游戏、音乐、教育等综合应用体系,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布局和并购中,另一方可同步进行资本参与,共同拓展文化传媒产业链上下游;2)视频业务上进行协同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渠道、市场、用户、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力和优势,对另一方推广相关业务予以全面支持和开放,实现深度合作,并保持双方持续并进一步探讨在战略、资本、业务、技术、平台等层面上的合作可能性;3)我们认为阿里与华数的战略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平台、业务、资源及技术优势,提供更加丰富用户体验的互联网产品,此举将全面提升华数传媒竞争力。
云溪投资入股有望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全面提升,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14/15年盈利预测EPS为0.27/0.30元,当前股价分别对应96/86倍估值水平;我们认为云溪投资此次战略入股将加快推进公司跨代网、云服务、全业务、多终端发展战略,有助公司核心竞争力和长期价值的全面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湖北广电2014中报点评:业务表现稳健,定增完成后将基本实现全省一网
公司用户数及用户服务结构逐步改善,驱动业务稳健表现。公司去年8 月开始“营改增”,若剔除此影响统一口径,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5.13%,净利同比增长27.05%。净利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用户规模稳中有升,公司覆盖用户数增长1.40%,数字电视终端总数增长2.84%;二是互动业务增长迅猛,公司高清电视在线终端增幅25.19%,互动电视在线终端增幅23.20%,个人宽带在线终端增幅40.35%。业务扩张的同时,公司仍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公司报告期营业成本仅同比上涨0.37%。
定增重组完成后将基本实现全省一网,募资优势将带来转型升级的先发优势。7 月29 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增发重组核准文件,预计增发实施完成后将拥有占全省有线电视总数约80%的用户(超过800 万户),基本实现全省一网,为后续的业务拓展奠定重要基础。同时公司将配套募资不超过6.676 亿元,作为A 股市场仅有的7 家地方广电网络运营企业之一,公司将利用募资优势积极进行双向网改和业务升级,有望跻身国内省级广电网络第一方阵。
政策有望为公司业务发展突破创造时机,更好面对市场竞争。近期广电总局加大了对于互联网电视的监管力度,力求规范电视屏幕市场的同时也很可能给一直面临压力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开辟一段宝贵的发展窗口期。本月18 日,中央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无疑是给国资背景的有线运营商打入的一针强心剂,一定程度表达了以国资背景的企业主导新旧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
基于公司上半年省内业务的稳健表现,以及增发完成后将基本确立全省一网的有利格局,且单用户估值在可比公司中相对偏低,我们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其后续表现和增发、整合情况,予以推荐。
数码视讯:影视业务结算因素引致业绩低于预期,OTT运营、P2P及军工业务带来想象空间
事件:数码视讯发布业绩快报: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779.74万元-19147.41万元,同比增长30-40%。
一、业绩增速低于预期主要系影视业务未能进入结算周期所致,2015年影视剧贡献将加速提升。联合拍摄的电影《京城81 号》、《闺蜜》等作品三季度上映,票房数据理想,但截至年底并未进入结算周期,引致前期预期内的影视业务收入确认低于预期,对2014年净利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2015年一季度上映的《热血男人帮》及自制剧《门诊部故事》在天津卫视及四川卫视公映亦将继续增厚影视类业绩贡献。
二、OTT用户发展将呈现加速,业绩贡献有望逐年提升。2014年下半年起,公司与各地广电运营商合作布局OTT用户联合运营,内蒙等地业务启动态势良好。我们预计到2015年年底OTT用户将要达到500万,收入贡献有望达到9000万元,对应业绩弹性显著提升。
三、双向网改仍将刺激传统广电设备业务仍稳健增长。超光网、数字化高清设备等业务有望保持20-30%的复合增速,CA模块业务有望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速。在广电运营商加速双向网改的背景下,传统广电设备业务稳健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四、P2P业务布局带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想象空间。数码视讯的丰付通P2P平台自上线以来,业务扩展喜人。据第一财经的公开消息,2015年1月23日,丰付正式推网融管家移动端产品。以"资金托管+移动互联+定制开发"为特征的全新服务模式诞生。丰付推出的网融管家移动端平台可为P2P平台商户提供全面定制化开发,实现移动端开户、一键充值、投标、银行卡管理等功能,将会更加注重用户便利体验,极具竞争性优势。不仅如此,在风控方面,丰付支付资金托管移动平台将采用双向交叉认证标准,从而保证资金交易安全。
五、基于高清视频技术的军用视频指挥业务亦在稳步推进之中。以传统广电领域的高清视频技术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军用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数码视讯实现跨行业的用户延伸。军队能采用数码视讯的视频指挥控制系统,充分表明其技术实力,亦为其带来新增长点。结合特种行业的投资规模及市场可达性,我们预计数码视讯2015年来自军队等特种行业的视频指挥系统订单将达到5000万元左右,对应业绩贡献约在2000万元左右。
六、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结合公司现有订单及执行进度情况,我们测算2014-2016年数码视讯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5179万元、88752万元和134433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00万元、31816万元和39236万元,业绩下调主要系OTT业务类似互联网业务,对用户端的补贴或超预期所致。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47元和0.57元。考虑公司经营业绩贡献正在由传统广电设备类业务向广电OTT用户运营、金融P2P平台及军队视频系统转变的特征,我们预计未来估值水平有望显著提升,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18.80元的6个月目标价,对应2015年约40倍市盈率。
七、主要不确定性。OTT推进的进度低于预期、OTT业务开发中的终端占用成本急剧提升、体感游戏发布低于预期、影视内容整合进度及效果低于预期、P2P平台盈利水平低于预期、金融IC推广及其市场份额低于预期、军工业务推进低于预期、经济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