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减少全球收入不平等的贡献

中国对减少全球收入不平等的贡献

核心摘要

过去二十年间,发达经济体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引发了普遍关注。进入新千禧年以来,全球性的收入不平等呈下降趋势。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这种趋势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的迅速发展举世瞩目,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位数收入已略高于全球中位数收入。中国未来的强劲增长将继续提高其居民和贸易伙伴的福利,但不会再是直接减少全球不平等的主要引擎。令人欣慰的是,未来二十年中,全球收入不平等总体预计将进一步减少。

PIIE研究员 汤姆斯·翰伦布兰德

PIIE高级研究员 保罗·莫罗

在过去十多年间,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增长速度远超发达经济体。这一过程在未来二十年间预计还将继续。与此同时,全球人口的地域分布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非洲预计将发生人口大爆炸,印度人口将大幅增长,中国及发达经济体的人口则将保持稳定。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改变全球收入分配以及消费结构如对商品及服务的需求种类和消费者的地域分布。

最近有关发达经济体中收入不平等的公众讨论,一方面认为富豪们的财富是通过科技及商业创新取得的,另一方面也认为他们给平等带来了挑战,甚至会对民主代表制度造成扭曲。然而,对世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而言,近几十年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帮助上亿人口脱离了贫困,成为中产阶级,并帮助一些个人取得了通常在发达经济体中才能取得的巨额财富。中国在这一潮流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其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标志之一就是在购买力平价标准下,中国的个人中位数收入已超过世界总体中位数收入。

一国之内的收入分配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分配会对诸多全球性问题产生影响。

全球收入分配持续改善

我们基于现有对人口及产出的预测及各国国内收入分配的数据开展了一项研究,用以衡量个人的收入及消费模式,并揭示收入分配在各国国内及国家间的差异,即“全球不平等”的分析。数据来源于各国的家庭调查,基本涵盖了世界范围的收入和人口。由于没有全球性的收入调查,我们对各国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合并据此对全球收入不平等状况进行了估算。GDP以2011年国际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

我们利用这些数据预测了2035年全球各个收入区间中的人口数,假设前提是各国国内的收入不平等情况将维持在调查揭示的水平。据此我们将二十年后的全球收入分配与现在的情况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各国的人口和GDP增长速度对全球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影响。另外,由于“消费篮子”的构成取决于人们的收入,通过预测各收入区间中的人口数,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未来各种商品及服务的消费水平及地域分布,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政策挑战。

我们研究发现,在世纪之交,全球收入不平等的状况开始得到明显缓解。全球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69下降到2013年的0.65。同一时期,中国的个人中位数收入从730美元增长到2200美元,全球的中位数收入则从1090美元增加到2010美元。如果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像其他地区一样仅有低速增长的话,全球基尼系数将只可能下降到0.67。

根据对产出和人口增长率预测的“行业共识”,我们预计全球性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未来二十年中还将继续得到改善。尤其是根据基准预测,全球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将从2013年的0.65下降到2035年的0.61。

根据均值回归情景测算,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回归于全球样本均值。在此情景下,收入不平等的改善将更为缓慢,基尼系数在2035年将降至0.64。

中国高增速有助于缓解 全球收入不公平

全球收入分配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高于世界的增速是减少世界不平等的关键因素之一。2003年,中国的中位数收入低于世界中位数收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中位数收入已经在2013年超越了世界中位数收入,这种相对优势还将持续到2035年。

然而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情况将大不相同。中国高于世界平均的增速仍将提升整体福利,但相比其以往在减少全球收入不平等方面的贡献,中国的作用将变小。这主要是由于当今中国的个人中位数收入已经高于世界中位数收入。

根据对中国和印度的乐观测算,(假设在未来二十年里,两个国家通过稳固的经济政策和改革,仍保持约每年百分之七的高速增长),全球基尼系数将会在2035年降至0.63。但两个国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全球标准下,印度仍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因此印度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增长仍将有助于减少全球的不平等;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在基准场景测算中,我们预计全球潜在消费者将大幅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例如,根据世界银行全球消费数据库(GCD)确定的阈值对收入群体进行划分,并按照2013年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年收入在1144-3252美元之间的人口数将会增加6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印度;年收入在3252-8874美元之间的人口将增加7亿,大部分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和东亚;而年收入在8874美元以上的人口将增加14亿,大多集中在中国和印度。

新机遇与新挑战

通过家庭调查数据,以及对产量及人口增长的一系列详尽预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未来二十多年里,世界收入不平等将得到改善。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收入的增加,数亿人口将摆脱赤贫状态;数亿人将进入到能负担起基本消费品的劳工阶层(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数亿人将能够使用冰箱、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主要集中在印度);还有数亿人能达到发达经济体的中等收入水平(主要在中国)。

除了提升人们的福利,消费增长及消费结构的改变也为公司及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并带来政策上的挑战,如自然资源的稀缺和气候变化等。这些机遇与挑战已在新兴市场如中国显现,并可能在未来变得更加显著。

如果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减缓,全球不平等的改善将不那么明显。但是在一些大的低收入经济体中,尤其是印度,通过实行成功的经济改革,可以减少对全球不平等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尽管对于本国的庞大人口以及世界经济都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中国的中位数收入已经超越世界中位数收入,其经济发展对减少全球收入不平等将不再发挥和以前一样的重大作用。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增加,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更多的投资将会被投入到运输服务(汽车、火车、飞机)以及消耗大量能源的耐用消费品中(例如冰箱)。在这些领域,来自环境和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以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

尽管中国的中位数收入略高于世界总体的中位数收入,其他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地区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例如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这些地区,基础设施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市场的扩大对于中国企业都是潜在的盈利机会。另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使得人们能从互利共赢的贸易中获益。

[作者汤姆斯·翰伦布兰德(Tomas Hellebrandt)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研究员,保罗·莫罗(Paolo Mauro)系PIIE高级研究员。本文为作者向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PIIE共同举办的2015“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提交的交流文章,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处翻译。因版面有限,本文有删节,原文请参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网站www.cf40.org.cn](编辑 廉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