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扎堆抢滩健康管理 “保险+医院”模式引争议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保险公司扎堆抢滩健康管理 “保险+医院”模式引争议

特约记者 李致鸿 北京报道

保险业正在大举进军健康管理领域。

日前,中英人寿正式发布健康平台,共整合25家健康服务合作伙伴资源,涵盖用户饮食、身体、生活、财务健康四大方面。

中英人寿总裁俞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逐步向传统保险业务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障的融合发展,是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中英人寿在不断巩固原有商业保险业务前提下,致力推动健康管理业务布局,寻求业务模式的创新突破。”

无独有偶。6月末,泰康人寿巨资打造的第一家养老社区“燕园”正式开园,当天的媒体见面会上,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提问时透露,泰康人寿旗下已经设立健康服务管理公司,计划整合泰康旗下的所有健康管理服务及海外医疗资源等。

截至目前,公开信息显示,泰康、中英之外,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人寿、阳光保险等综合性保险公司,以及人保健康等专业健康险公司均表达了对进军健康管理领域的热情,并部分透露了相应的战略布局。

而在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的过程中,是否与医院对接、以何种方式对接始终是业内热议的话题,各公司对此的态度虽不尽相同,但普遍表现积极。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领域是趋势,无论是与医院建立较强的契约关系,还是参股、控股医院,“保险+医院”模式都值得探索。

抢滩健康管理领域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产业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无论是从市场容量来衡量,还是以发展空间来比较,保险公司进入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景都值得期待。

在医疗健康领域,俞宁表示,中英人寿健康平台整合了包括春雨医生、慈铭体检、白源科技、罗宾医生等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品牌,为用户提供包括在线健康咨询、私人医生预约问诊、身体检测及健康档案管理、基因检测、移动二次诊疗等服务。

而对于是否会将健康管理平台升级为健康管理公司,俞宁透露,未来,中英人寿健康平台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健康管理公司。

春雨医生商务事业部商务总监赖知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保险公司在健康管理领域的专业性和能力并不完善,借助第三方管理公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泰康人寿一位高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泰康人寿旗下已经全资设立健康服务管理公司,整合现有健康管理服务,如私人医生、海外医疗等医疗服务,未来整个集团都可以采购并使用这些服务。

陈东升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医养是泰康的战略核心,目前下设养老、健康、终极关怀三个事业部,并将在每个养老社区里开设一家2级医院,未来在满足社区内医疗需求后,还可以对外接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阳光保险内部了解到,阳光保险在去年年底已经把“医疗阳光”明确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未来不排除设立健康管理平台或健康管理公司的可能性”。2014年6月,保监会批复阳光人寿参与投资阳光融和医院,持有50%以上股份。根据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的表述,阳光融和医院是阳光保险布局医疗健康产业的第一步。

此外,中国人寿提出“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的发展战略,着手打造“保险+医院”的健康布局,并在内部已经形成构建百家医院、万家诊所的战略构想。

而在健康管理领域行动较早的中国平安,亦有10年内在全国开设1万家诊所的计划。

探索“保险+医院”模式

保险行业“新国十条”明确表示,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事实上,在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领域的过程中,其是否应该与医院对接始终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对于与医院的合作,俞宁坦言,“中英人寿健康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暂时没有接入医院,但希望与更多的医院进行合作。”

顾雪非认为,“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领域是趋势。从疾病的发展模式来看,慢性疾病在医疗费用中占据的比例最高,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平台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慢性疾病,减轻自身经济负担;从保险公司竞争的角度来看,过度医疗始终是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一大难题,健康管理平台能够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的支出,为保险公司减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医疗。”

据估算,我国医疗机构滥开药、滥检查等现象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在20%至30%,如再加上药品回扣、药品虚高定价、乱收费等现象,医保基金浪费和流失比例不低于50%。

不过,人保健康总裁宋福兴则表现得较为谨慎,虽然表示正在筹备健康管理公司,但他认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是跟医院建立战略合作。

赖知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保险公司仅仅与医院采取一般性的合作,医院的兴趣可能不会太大,因为医院需要实际考虑保险公司的健康平台为其带来的客户及利润,但如果采取参股、控股等方式与医院合作,保险公司需要对医院的运营负责,需要考虑是否会亏损等问题。同时,保险公司如果参股、控股的医院多了不合适,而少了又覆盖不足。”

(编辑:赵萍,如有任何建议及线索,请联系邮箱:zhaoping@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平安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