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互联网金融 - 投资攻略 - 正文

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不存在谁颠覆谁

来源:投资界 2015-08-28 16:03: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颠覆传统银行,挑战金融秩序,促进金融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都扮演着颠覆传统银行的角色,肩负普惠金融的神圣使命,被推到风口浪尖。可事实上,这些论调大多言过其实。

长久以来,中国金融的环境确实存在着供求不平衡的现实。金融结构过度倾向于国企央企,传统银行缺乏服务大众的意识,致使国家和个人在信用和风险方面产生的倒置,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普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正是借着这个机会,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

然而,这个困局会长期存在吗?不会!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金融行业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同意成立网络银行,出台存款保险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鼓励传统金融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等,都说明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所以与其说替代,不如说融合;与其谈颠覆,不如说合作。

究其本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其实是同宗同源的兄弟,都由四大模块构成:资信、系统、资金获取以及资金出借。

第一,资信。传统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资信。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注册资本,几十年的信用积累,上千亿的市值,银行牌照的信用背书……这是银行的核心价值,象征银行的实力,让人们对银行信任。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无疑就差很多,尤其是刚出现互联网金融的时候,一个注册资本几十万上百万的科技公司,十几二十个人的团队,这也是所谓草根颠覆的由来。然而今天,随着行业的发展,监管的逐步落实,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信也在提升。业内顶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十亿的注册资本,上千人的团队,全国各地的分公司,甚至比一般的城商行、村镇银行都更有实力。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差距会逐渐消除。

第二,系统。传统银行投入最大之一的就是系统,但这个系统不光包括账户、清算、支付等财务方面的系统,还包括风控系统、运营系统、管理系统、甚至监控系统等等。这些是银行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积累下来一套方法论,也是银行能长存的要素之一。

对于传统银行积累的大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大系统的方式,将个人的各种行为和消费数据构建成可量化的风险识别模型,对整个金融行业来说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对除了金融数据外其他维度数据的利用,比如社交数据。与出身就带着系统的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银行显得要保守一些。未来随着各家的加速布局和建设,谁能率先建立起有效的风控模型,谁就能占据制高点。因为其将极大程度的提升作业效率,其对于金融行业的意义,堪比蒸汽机对于工业的意义。然而,这个模型的建立或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不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都必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资金获取。对于银行来说,获取资金的方式就是吸储。而且,银行的资金成本非常低,基本上都是按照央行的基准利率在执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其本身不具有吸储功能,所以更多只能是信息撮合。提供给投资人的收益,从最开始的年化20%甚至30%,到今天的10%左右,虽然降低了不少,但在资金成本上依然劣势明显。未来,在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和风险定价的金融准则下,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成本将逐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将有所上升,两者的利率水平将会一定程度趋同。

第四,资金出借。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是放贷,然后赚取利差。金融的逻辑是,只要收益能覆盖成本和坏账率,就是赚钱的。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由于是信息中介,所以其只能是赚取信息服务费。对于借款利率,更多是受其前端资金成本所限,在投资人的基础上加1~3%左右。而银行由于在资金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借款端也有相应的优势。未来随着利率水平趋同,主要的竞争在定价能力,谁能对风险准确的评估,并给出合适的利率水平,谁就能在资产端赢得客户。

总而言之,不管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其本质是一致的,与其说谁颠覆了谁,不如说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同行者。事实上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全行业的努力,利用大数据大系统的方式,构建出合理的风控模型,提升整个社会的金融效率,才能让中国真正实现所谓的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走向,必然会跟银行融合,这个进程可能只需要三年时间。

作者简介: 林水源,福建厦门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硕士,中共党员,厦门市青年委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