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人民币利率债买买买 国际投资者忧 “进来容易出去难”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6年国庆之日,亦是人民币加入SDR(Special Drawing Rights,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之时。这一人民币国际化征程上的里程碑事件,将给还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债市带来深刻变化。

最直观的利好是,境外央行类机构对投资中国利率债的需求将上升。

“人民币加入SDR后,境外央行类机构出于货币储备的需求,将增加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也将集中在利率债。”摩根大通债务资本市场中国区主管谢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德意志银行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中长期来看,约10%的国际储备将会投向人民币债券市场,将较大幅度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比例。

这一预测比例与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比重10.92%相当。中债登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债券的持有规模为6756.99亿元,在整个中国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仅为1.63%。

谢桐表示,目前该类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配置比例依旧很低,“这些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除了考量收益率,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资金流入/流出的便利程度。”

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

2015年11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正式纳入SDR篮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篮子中各货币权重为: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

海通证券去年底发布的研报称,纳入SDR相当于为人民币贴上了“硬通货”标签,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将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据其测算,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占比若赶上日元,全球央行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将增加2100亿美元;若赶上英镑,将增加约2900亿美元。

这意味着,境外央行类机构将成为中国债市中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绝对主力;市场预测亦普遍信心满满,区间从数千亿美元至上万亿美元不等。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分析师应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按IMF公布的去年第四季数据,美元、欧元外汇储备分别是4.4万亿及1.3万亿美元,排名第三及四位的英镑、日元分别为3300亿、2700亿美元。去年6月底中国央行披露,人民币外汇外汇储备约为1300亿元,虽在各类储备货币中占比较小,但“以人民币对各国央行的吸引力,未来几年达到甚至超过英镑及日元是有可能的”。

应坚称,以去年底国际储备的总规模计算,若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增至10%,则人民币外汇储备至少增至6800亿美元。

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已在加大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力度。

应坚表示,今年上半年大陆两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利率之低与认购倍数之高,都出乎市场意料,“两次发行中不少境外央行现身其中”,其对人民币的兴趣可见一斑。

中债登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市的持有量已从1月末的5530.27亿元,上升至8月末的6756.99亿元。

债市“非对称开放”掣肘

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人民币外汇储备占比达到5%需3-5年;达到10%的水平,或需10年后才能实现。

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尽管人民币已加入SDR,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改革相对滞后。由于过快放开资本项目,热钱流入冲击实体经济的教训历历在目,中国央行在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改革,或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海通证券研报称,一些海外基金、投资机构等私人部门也会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总量更为可观。目前,美国的债券市场中,近半数美元债券由国际投资者持有;这一比例在韩国超过20%,日本接近10%。

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海外基金、投资机构等私人部门对中国债市的投资极少,这些私人部门对中国债市的热情,将有赖于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和债市的进一步改革。

多位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目前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推进颇为缓慢,呈现出‘非对称开放’的景象,即“虽然打开了债市大门欢迎国际投资者,但可能钱进来比较容易,出去却比较困难,投资者就会比较谨慎”,从而成为掣肘中国债市投资者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加上未来一两年内,人民币跟美元比起来,将处于弱势地位,投资人民币债券还需要考虑汇兑损失。”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同时,国内利率债的收益水平也愈发难以对国际私人部门投资者构成吸引,而具有较高收益率的信用债,国际投资者又难以通过评级等客观、公开的标准判定信用债风险,不敢贸然投资。

刘立男进一步指出,中国未来需要在推动“双向”开放资本账户的同时,深化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并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