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前三季度国企债务高增长 债转股是去杠杆解药?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三季度经济增速仍稳稳站在6.7%的位置,背后的原因,除了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带动,国企、基建投资的高增长,仍是重要动因。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发力稳增长,部分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加大投资力度,后续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去产能”、“去杠杆”变成眼前现实的问题。此轮稳增长,国企在承担重要责任的同时,债务风险进一步提高。

正如10月11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后续货币政策的定位,“如果过度宽松,会造成全社会的债务规模在高位继续攀升,降杠杆很难实现。如果过紧又可能使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同样不利于降杠杆。”

由于债务刚性,降杠杆注定是一件艰难的任务。后续调控,稳增长与去杠杆需要小心平衡。

银行、预算资金到位较快

三季度GDP增长6.7%,超过市场预期。同时多个指标出现好转,如PPI结束了连续50多个月的负增长,首次出现正增长;工业企业盈利有所好转;今年以来增速持续下滑的民间投资,9月份出现回升;PMI部分先行指标好转,消费者、企业家信心有所恢复等。

这些还难言趋势性好转。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经济有企稳的迹象,但后续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目前企稳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货币政策比较宽松,房地产、汽车销售增长较快。但随着9月末10月初,部分城市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升级,汽车减税政策年底到期等,后续增长压力在加大。

祝宝良进一步表示,政策稳增长集中在投资上,包括基础设施项目、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长仍然乏力。所以,后续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考虑积极财政政策力度还有多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9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7万亿元,同比增长8.2%,相较8月份增速加快了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26.2万亿元,同比增长2.5%,相较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为61.4%。

民间投资热情虽有所恢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投资保持8.2%的增长,主要靠占比接近40%的国有投资来支撑。前三季度国有控股投资总额将近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三季度以来,国有控股投资增速略有下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从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来看,政府、银行投入意愿较高、增速较快。前三季度到位资金4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来自国家预算资金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国内贷款资金达到4.9万亿元,增长8.4%;自筹资金规模最大为29.7万亿元,保持零增长。

国企债务继续高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主要靠政策性需求支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政府预算内投入、国企投资来弥补民间投资的回落,这会带来债务积累的加速上扬。

与国企投资高增长、信贷加大投入一致,国企负债保持较高增速。财政部数据显示,8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大致为66%。具体而言,国企资产总额约1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负债总额84.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所有者权益合计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今年以来,国企负债持续较高增速,虽然年中增速略有下调,从年初18%左右,到8月末的17.5%。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企负债增速有所下行,这跟国企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三季度宏观报告表示,2016年采取的一系列“去杠杆”举措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债务的自动攀升机制,中国总体债务率(总债务/GDP)预计从2015年的252%上升到261%,上升9个百分点。总体债务快速上升局面改变中国“债务-投资”增长模式的运行机制,使企业步入到“借新还旧”→“借新还息”→“资产负债表恶化”的困境之中。预计2016年企业还息的规模将高达GDP的11%,还本付息的规模将高达社会融资总额的60%。

国企仍然是“去杠杆”的核心主体。社科院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2015年底负债率高达156%,其中65%来自国企。

今年以来国企违约事件增多,且多属于产能过剩、周期性强的行业。例如东北特钢在2011年钢价处于高峰时期,完成大连市新生产基地的建设,投资额为132亿元,相当于 2015年6月资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该项目的巨额投入及债务融资,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吃紧,加大了对短期债务的依赖。截至2015年6月,短期借款占公司总债务三分之二以上。

稳增长与去杠杆难题

这轮稳增长,国企加大投资力度,是否会造成2008年稳增长后续产能过剩、高杠杆等问题呢?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08年稳增长着力点在制造业和基建项目上,制造业的大力投入造成了当前产能过剩的局面;这轮稳增长重点在基建领域,像中西部地区铁路等投资上,经济回报可能会低,但能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不会加剧产能过剩问题。

徐高进一步表示,在民间投资增速较低背景下,政府稳增长力度加大,能带来经济增长,恢复市场信心,去杠杆才能成为可能。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杠杆率并非隐患本身,但随着违约事件不断爆发,信用风险愈积愈大。他们估算中国不良贷款率在6.09%,不良贷款余额合计5.8万亿。虽然不良率远高于官方数据,但由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75%,可以覆盖当前不良水平,处理得当的话,风险可控。

政府层面也在积极行动去杠杆。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表示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转股、依法实施企业破产等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为避免企业高杠杆率重现,意见也提出要深化改革,诸如国企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

不过,去杠杆短期可能产生一定负面效应。一位券商固收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杠杆举措中,如企业破产、债务减记等,可能会抬高市场风险溢价,投资者短期可能会恐慌,不愿意买入信用债;另外,减债的同时,总资产也在收缩,若出现大规模损失的话,会造成信用收缩。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降杠杆过程中,由于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包括银行业加大不良资产处理力度等,这些都可能会减少存量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但由于债务结构优化、存量资产盘活,会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相对慢一些的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能够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至于后续货币政策,范一飞表示,为了积极稳妥实现降杠杆的目标,货币政策还是应该做到松紧适度。

市场关注度颇高的债转股,也难以让去杠杆的进程变得更容易。目前,武钢集团、云南锡业等市场化债转股消息落地,但这两家公司“转股”的债务,均属于正常贷款范畴,不是市场高度关注的“不良贷款”的处置。

上述固收分析师表示,真正债转股实现起来很困难。债务处置牵涉多方利益,谈判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本轮去杠杆的主体是企业部门,商业银行在对企业限贷,同时将不良资产移除资产负债表,有缩表的可能;商业银行等缩表,意味着政府部门要扩表,即加杠杆,来对冲短期内社融与信贷增速陡降的压力,可能利用央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国开行下属机构等政府性机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