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应全面规范上市公司的“公司名称”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6-11-21 09:39: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应全面规范上市公司的“公司名称”)

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的事情近年来愈演愈烈。比如还在1998年之时,沪深两市更名的公司只有26家,1999年为36家,但到了2013年就达到了151家,2014年达到160家, 而2015年则突破了200家扩大到217家,2016年截止10月底变更公司股票名称的公司就达到了229家之多。虽然上市公司更名并不都是随意的结果,但这其中确实不乏任性更名者。

针对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的行为,今年9月30日,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对沪市上市公司的更名行为加以规范。而11月4日,深交所又发出《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对深市上市公司的更名行为约法三章。这意味着A股市场全面对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现象说“不”。

规范上市公司的任性更名行为确实很有必要。因为从近几年上市公司的更名来看,不乏上市公司为迎合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而更名,市场流行什么,上市公司的名称就更名为什么名称。这种随意更名不仅表明上市公司拿企业名称当儿戏,而且也助长了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并且这种任性更名引发的市场炒作不乏内幕交易的嫌疑。同时部分上市公司的更名甚至容易起到误导市场误导投资者的作用,还有的上市公司更名由于缺少明显的辨识度,让投资者看后是一头雾水,给投资者的投资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沪深交易所双双向上市公司任性更名行为说“不”是值得称道的。相信随着上交所的“指引”与深交所的“备忘录”的出台,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的现象将会得到抑制。

但这也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上交所出台“指引”与深交所出台“备忘录”抑制上市公司任性更名,这表明了监管部门对规范上市公司名称或证券简称工作的重视。而既然是规范上市公司“公司名称”,规范上市公司更名固然重要,但对于已经任性更名的上市公司名称,或正在使用的上市公司名称,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这些“公司名称”该怎么办的问题,这同样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虽然胡乱更名容易误导市场、误导投资者;但这些正在使用的不规范的上市公司名称同样还在继续误导市场、误导投资者,同样还是让投资者看到这些名称后仍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因此,既然监管部门有意规范上市公司的任性更名行为,那么在规范上市公司任性更名行为的同时,不妨全面规范上市公司的“公司名称”。而全面规范上市公司“公司名称”的意义与规范上市公司的任性更名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这种意义甚至更加重大。毕竟规范上市公司任性更名行为只是规范上市公司“公司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公司名称”?这首先要让上市公司明白一个规范的上市公司名称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比如,这个“公司名称”本身就是企业的品牌,而且它还是公司的招牌与名片,是对公司的一种宣传。并且它还体现着企业文化与内涵。一个将“公司名称”改来改去的公司首先是没有企业文化与内涵的标志。而一个让投资者一头雾水的“公司名称”,自然也体现不出公司的品牌价值与名片的作用,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

其次是由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自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查结果上报沪深交易所。对于存在不规范“公司名称”的上市公司,在提交自查结果的同时一并提交新的更名方案,提请交易所核准。

其三,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不规范的上市公司“公司名称”,上市公司在自查中没有提出更正方案的,沪深交易所应重点敦促公司方面加以更正。如果在规定期限里不予更正的,可采取类似于“ST”的方式,向市场提示该公司“公司名称”不规范的问题,并对这类公司的涨跌幅也采取“ST”一样的限制,促使相关公司尽快更正不规范的“公司名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