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郭施亮:当前的市场适合暂停IPO吗?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7-06-05 09:37: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当前的市场环境,适合暂停IPO吗?)

股市持续低迷,IPO发行节奏及发行规模显著下降。从前一轮的7家核发及不超过23亿元的筹资规模,到新一轮的4家核发及不超过15亿元的筹资规模,这系列现象也印证了IPO发行压力骤减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结合近期减持新规“升级版”的出炉,足以体现出当前呵护市场的一面。

沪市顽强守住3000点重要关口,但多数个股表现早已破位。从近期市场的表现来看,一方面是上证50的迭创新高,另一方面则是“沪强深弱”格局的强化,而创业板指数迭创新低的走势,也反映出当下市场的分化严重性。

从去年年初的减持新规出炉,到今年减持新规“升级版”的落地,深刻影响着A股市场减持套利的乱象行为。

很显然,去年年初的减持新规,虽然堵住了减持缺口,但仍保留了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变相减持渠道,减持新规力度不足,却加剧了市场减持套利的需求。如今,市场充分吸取了此前的经验教训,不仅堵住了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的通道,而且也把特定股东纳入到监管的范围之中,定增套利等行为受到了明显的约束。至于此前参与其中的大资金大机构,也不得不延长了退出的时间,增加了不少的投资不确定性,或多或少打击了市场定增的积极性。

从实际意义来分析,此次减持新规“升级版”,意在减缓市场减持套利乱象,维护市场“三公”原则,减缓股市财富再度分配的不合理性,对散户切身利益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更为关键的,还是削弱了市场“脱实向虚”的风险。但,新规趋严,打击了定增积极性,挫伤了大资金大机构的参与热情,但不排除这类资金寻求更为隐蔽的方式实现变相减持的目的。

减持新规“升级版”,被认为是堵住市场减持套利乱象的一大利器。那么,对于IPO发行节奏及发行规模的骤然下降,则可以认为是呵护市场的重要举措。

虽然目前A股市场仍然处于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且一周一批次的发行速度基本上成为了市场的常态现象,但IPO单次核发的企业批文数量以及单次筹资规模的骤然下降,却出乎了市场的预期,而这一举措,也被视为当下市场的利好消息。

不可否认,IPO发行节奏及筹资规模的下降,利于减缓股市的抽血压力,对股市投资信心的修复,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影响。但同时,却不利于IPO堰塞湖的加速泄洪,不利于推动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等。至于暂停IPO的想法,或许在现阶段内较难实现,且对当下的市场环境而言,并不适合暂停IPO。

纵观A股市场的历史,暂停IPO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从整体上来看,IPO的暂停与当时股市持续低迷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而在上一轮股市非理性下跌风波中,A股市场也一度暂停了IPO,以尽早修复股市的投资信心。

确实,IPO发行的速度与节奏,需要充分衡量当时的市场环境,而作出灵活调节,这利于均衡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发展。对于16年11月之后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确实显得过快,而IPO过快发行的背后,还可能会衍生出解禁压力倍数式扩张、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失衡发展以及股市投资信心骤然下降等消极影响。

站在提振股市投资信心的角度出发,在股市处于持续低迷的环境下,确实需要合理调节IPO的发行节奏以及筹资规模,但可否暂停IPO,更需要看相应的市场环境。

当前,属于IPO新规模式,且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机制,取而代之的,则是中签后再缴款的形式。由此一来,结合市值配售的因素,市场中聚集了大量的打新资金,而市值配售也锁定了大量的资金,其最实际的意图还是通过打新来提升综合收益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由此一来,将会可能引发一些不确定风险。

其中,如新股上市后综合收益率不佳,或出现了新股上市后不久随后破发的问题,则打新资金积极性会骤然下降,存量资金抽离在所难免,而在此期间,如果市场不能有效激活起其余的赚钱效应,后果还是不敢想象的。

再者,如暂停了IPO,且对应市值的股票表现不佳,则原本依靠市值配售打新的资金,会加速逃离市场,存量博弈环境再度受到挫伤。由此可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暂停IPO还是并不可取的举措。

实际上,IPO新规环境,加上再融资新政及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合,适度IPO还是可以的。但,关键之处,则在于IPO发行的节奏以及筹资的规模,在此期间,更需要充分衡量当时的市场环境,进行灵活的调节,而这更需要考验到治市的智慧。

对于A股市场而言,长期处于“牛短熊长”的格局,归根到底还是股市定位的问题。多年来,A股市场上市容量显著提升,但企业质量参差不齐,退市率长期低下,股市基本上处于“进入困难,退出更难”的状态之中,而这也往往会导致不少长期亏损股、股市不死鸟投资标的,长期占据了市场的资源,股市优胜劣汰功能迟迟未能够得到激活。

随着大量IPO的持续发行,随之而至的,还有市场持股成本的不对称风险、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频现的问题、庞大的减持限售压力的蜂拥而至以及股市容量持续扩张甚至沦为垃圾箱的结果等。这,系列的现象,对股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并不有利,股市财富再度分配的过程也会显得并不合理,股民赚钱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