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皮海洲:新规只是延缓了减持节奏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7-11-30 10:04: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皮海洲:减持新规只是延缓了重要股东减持的节奏)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即减持新规)自今年5月27日发布以来,至今已期满半年时间。从半年来减持新规执行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取得了积极效果。

根据上交所21日发布消息称,自减持新规5月实施至10月底,沪市上市公司股东累计减持73.3亿股,总金额763亿元(人民币,下同),日均7.3亿元;而2017年初至减持新规实施前,沪市上市公司股东累积减持102亿股,总金额900亿元,日均9.4亿元。实施近半年来,减持新规在规范股东减持、封堵制度漏洞等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另据报道,今年以来截至11月14日,两市共有1750只个股被产业资本(重要股东们)增持或减持。其中净增持有788家,占比为45.0%;净减持为858家,占比为49.0%(另有少数增持和减持数量持平)。总体上,产业资本合计净增持74.36亿股,净增持参考市值896.58亿元;合计净减持100.59亿股,净减持参考市值1164.70亿元。总的来看,2017年以来,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为268.12亿元,净减持规模较2016年同期减少了787.1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了74.6%。虽然该数据包括了减持新规实施前的数据,但从净减持规模的大幅减少中不难感受出减持新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而减持新规之所以能够起到积极效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减持新规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解决了通过大宗交易来“过桥减持”的问题。在减持新规出台之前,大宗交易是重要股东减持的主要途径。但减持新规对大宗交易予以了规范,规定在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同时大宗交易的受让方股权予以半年锁定期,如此一来,通过大宗交易来过桥减持就被阻止了。二是将非公开发行股份也纳入到了监管的范围,规定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正是因为加强了对这两大问题的监管,所以重要股东减持的速度就降了下来。因此,减持新规实施后,重要股东减持速度放缓是意料之中的。

不过,尽管如此,市场对减持新规实施半年效果不宜盲目乐观。毕竟减持新规只是治标而没有治本,只是延缓了重要股东减持套现的速度而已,并不能改变重要股东股份套现的本质。并且随着今年加速发行的新上市公司限售股进入解禁期,其套现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这种压力是不宜小视的。根据数据,12月份的解禁规模约2900亿元;而明年1月的解禁压力创近年来单月最高,预计解禁规模超过5600亿元。

股市行情不稳,我将带领广大粉丝建仓操作,有兴趣的加我助理QQ(2775458170)验证皮海洲,非诚勿扰!

并且,今年重要股东减持速度放缓,也与行情的不景气有关。众所周知,中小创公司才是减持套现的主力,而由于今年中小创公司行情表现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冲动。如果中小创公司行情向好的话,其重要股东的套现也会增多。

因此,尽管减持新规实施半年来的效果不错,但市场还是不能盲目乐观。尤其是面对2018年限售股解禁潮的到来,市场需要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且要尽可能地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比如,对于新上市公司,要完善公司的股本结构,将控股股东的持股控制在公司总股本的三分之一即可(国家控股公司除外),以此解决控股股东持股过大,将股市当成提款机的问题。

又比如,对于已上市公司,规定控股股东的持股降至公司总股本的20%时,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及大宗交易减持,而只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一次性转让给有意向接手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企业法人或机构投资者。这既可以减轻控股股东套现带给市场的压力,也可以避免上市公司沦为“无主公司”。

再比如,为避免产生新的增量限售股,规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以配股为主。因为配股的对象是公司的老股东,配股带来的新增股份没有锁定期,可以直接流通。这样就可以回避非公开增发带来新增限售股问题。

可以说,上述办法是解决限售股问题的根本性办法。做到了这几点,也就抓住了限售股问题的主要矛盾,限售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回避这几个问题,对限售股问题的解决只不过是避重就轻而已。象减持新规也只不过是将重要股东套现的时间拉长,改变不了重要股东将股市当成提款机的实质。所以,对于减持新规实施半年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市场不宜盲目乐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