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生态步入重塑期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5-02 07:18: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金融生态步入重塑期)

透过最新公布的资管新规,总基调趋于缓和,普遍认为利好大于利空。不过,考虑到“打破刚兑、去资金池化、去通道、禁嵌套”等核心内容并无实质性变化,加之全力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仍是硬要求,后续细则以及执行节奏仍有可能带来强冲击。

相比去年11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最大的意外当属“过渡期延长了1年半至2020年底”。眼下各类非标资产大都是2至3年到期,加之“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过渡期内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金融机构有着充裕的时间来处置,也就大大降低了新规的潜在冲击。此外,新规对净值化管理并非一刀切,对打破刚性兑付的惩罚表述也有所放松,表明监管层有意呵护市场,最大限度避免“处置风险带来的风险”。

尽管如此,本次新规依旧“余震”十足。一方面,新规对非标资产的具体界定、净值化管理的详细要求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同时,目前大多数银行其实尚未按新规调整业务模式,事实上,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影响尚未真正发挥效力(前期不过是在透支政策预期);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其实明确了资管产品只能是一层嵌套,过往多层嵌套的同业业务、通道业务将被严格限制。

特别地,日前政治局会议强调,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将其放在各大任务之首,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此项攻坚战的重要内容;4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也明确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由此可见,今年仍然是金融风险出清尤为关键的一年。

可以说,随着资管新规正式出炉,打破刚性兑付已成必然,保本理财也将退出历史舞台。展望未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将步入非保本理财时代,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也就此被重塑。

一方面,银行理财规模大幅扩容的态势难以为继。2017年我国银行业理财余额高达29.5 万亿元,较2014年的15 万亿元近乎翻倍。随着资管新规各项举措逐步实施,中性预测下,预计今年银行理财规模至少会下降2万亿至3万亿元。与此同时,净值化管理也意味着理财产品每天都将接受市场考验,考虑到广大散户追涨杀跌的交易习惯,理财产品的买卖也将更加频繁,加大了理财规模的波动性。

另一方面,打破刚性兑付和净值化管理将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发生转变,预计各大资产管理机构都将加大投研投入,相关人才需求也会增加。对比之下,公募基金无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就是说,公募基金有望赢得更公平甚至更具优势的发展环境。

此外,新规要求“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由于背靠母银行得天独厚的资金和客户优势,银行系资管子公司前景可谓一片大好,有望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新贵”。同时,新规要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取得投资顾问资质”以及“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同产品投资策略研发对应的人工智能算法或者程序化交易”,因此,智能投 顾行业也有可能迎来较大的发展机会。

总体来看,资管新规拉长了时间、放慢了节奏,但防风险、强监管的大方向和总力度并未放松。换言之,中短期内,股市、债市、楼市大概率要进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各类资产都将表现为以时间换空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