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因素仍存在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8-05-02 04:50: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因素仍存在)

2017年度,沪市公司专注主业,改善经营,业绩表现良好。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对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一定制约,需要在后续改革中予以关注和解决。

(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需改善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功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培育新动能,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资金供给新产业和提高公司直接融资比重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目标。纵观2017年,沪市A股市场在服务新产业和改善融资结构方面尚待提高。

一是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发展有待优化。加快创新转型、实现动能转化,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2017年,沪市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360顺利回归和富士康上市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然而,新动能规模尚小,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仍需培育。例如,发展较为迅速的铁路设备、医药制造、电器制造、汽车等制造业总资产规模与煤炭、石油、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等传统产能相比,占比仍小,约为前述四大行业总资产的48%,仍需培育。

二是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结构有待加强。一般而言,银行体系的融资适合为技术相对成熟的大型项目筹集资金,而资本市场体系的融资更适合在不确定性强的创新项目中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阶段,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有利于推动战略新兴企业成长壮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集中于65%至75%之间的情况不同,一直以来,我国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尽管近10年来沪市公司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上升,但以银行借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占所有融资比重的80%左右。未来,我国有必要发展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以支持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二) 上市公司的发展仍存在结构差异

2017年,沪市公司在区域结构和上下游结构中仍存在一定发展不均衡。

一是区域结构。2017年,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存在差异。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2017年,在经济稳中向好的环境下,绝大部分地区上市公司均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而营业收入增长缓慢的上市公司集中在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的地区。比如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分别约5.89%、7.55%和9.65%,低于沪市整体水平。

二是上下游结构。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动下,多行业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上下游 行业之间的成本传导机制,使得部分行业出现业绩下滑。例如,上游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压力,使得煤电公司经营业绩不佳,导致2017年电力行业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16%左右。因此,未来在宏观经济调控时,上下游之间的成本传导机制,特别是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对下游制造业和消费业的影响,需要予以综合考虑,以避免对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部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和规范运作仍存在风险

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生产经营风险。2017年,415家沪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下滑的现象。其中,118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幅度在50%以上;74家公司出现亏损,占公司总数约5%。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公司主营不畅,甚至公司长期失去造血能力,沦为市场所诟病的“壳公司”,面临退市风险。统计显示,22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或其他原因触及退市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1家公司因连续两年审计意见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暂停上市。

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规范运作风险。特别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从严监管背景下出现信用风险,利用不同形式损害公司利益,干扰公司经营,甚至直接出现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对于这些情况,需要继续从严监管,防范出现重大风险。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2017年,40余家公司年度报告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还有部分公司会计政策、估计和处理不规范,对财务报表结果产生不当影响。尤其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表明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甚至有4家公司未能如期披露年度报告,说明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风险。

三、思考和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新时代,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和提升服务等方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监管上,切实全面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防范和化解公司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以防风险、提质量为目标,在推动上市公司聚焦主业、规范经营、提升经营质量的同时,继续保持全面、从严、依法的监管态势,重点加强对各类风险公司的监管,做好风险预判,严防个案风险外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对违法违规行为敢于重拳出击、果断亮剑。同时,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现场核查的深度和广度,做好财务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此外,还要持续推进科技监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监管效能。

制度上,响应市场关切,提升制度包容性,构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响应国家发展壮大新动能的战略,优化IPO发行上市条件,重点扶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新经济、新蓝筹企业上市,促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经济的快步发展。同时,宽严相济,完善并购重组、上市公司收购和再融资制度,引导上市公司真正利用平台优势提质增效,防止脱实向虚和概念炒作。此外,着力从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和加强对董监高的正向激励两个方面,提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质量。并且,进一步落实完善退市制度,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

服务上,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切实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化解产能过剩,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行为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培训服务水平,助力公司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公司利用可转债和优先股等再融资品种发展壮大。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国家各项重要改革,增强与财政部、国资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工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创造良好环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