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家图腾式公司 看当今美国基金业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8-05-08 06:45: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由两家图腾式公司 看当今美国基金业)

施瓦尔茨曼今年70多岁了,是美国金融界的“老黄忠”。芬克也已65岁,是美国全国金融界的准“黄忠”。两位老金融家虽壮士暮年,但绝无退隐之意,依然志在千里。在可预见的将来,两人麾下的贝莱德和黑石都将是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劲旅。

美国律师和法官惯于类比不同事物,借此偷换概念。当事实或法律不利己方,便通过类比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混淆视听,转移视线(美国法官貌似公正,但己方——并非涉及金融利益的己方,而是价值观相同的己方处境不利时,法官也会悄悄拔刀相助,貌似公正地捅上一刀)。不过,尽管不应类比苹果和橘子,但有时候这样的对比却能揭示事物的特点和性质。对比贝莱德和黑石这两家美国金融业图腾式企业就有这种效果。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黑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两家都是上市公司。截至今年1月,前者市值860亿美元,是后者的2倍。贝莱德队伍庞大,在全球有13000位雇员,但黑石2240位雇员平均每人每年创收百万美元,是贝莱德雇员每年创收的3倍。两家基金都将其30%至40%的收入分给其雇员,也都是主管拿了大头。就控制权而言,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只拥有0.66%股份,贝莱德最大股东是机构投资者PNC,持有22%股份。黑石的斯蒂芬·施瓦尔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则牢牢控制着股权。从股价看,投资者似乎更看好贝莱德,股票价值为其盈利的25倍,而黑石的价值为其盈利的11倍。

贝莱德与黑石的业务领域迥然不同,员工专长也迥然相异。两家旗下都有很多基金,黑石管理的基金用资金收购企业,提高企业盈利后再转手加价出售。如黑石2007年以260亿美元收购酒店管理营运公司希尔顿全球,将其退市后加以整顿,2016年又让该公司重新上市。贝莱德所管理的公募基金主要买入并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目前持有欧美大多数大型上市公司的5%至7%的股份。贝莱德尽力吸引各类投资者,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黑石则抓大放小,来投资的可以是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富豪,但必须是大户和巨富。黑石靠专业知识取胜,精耕细作,收取高额管理费,管理3870亿美元资产。而管理着6万多亿美元资产的贝莱德所则借重计算机、低收费,广种薄收,靠规模取胜。

上世纪末,黑石和其他私募基金引领潮流,在并购业务上翻江倒海,一时风光无限。进入21世纪后,不缺资金的黑石难以找到可投资的好项目,闲置基金多达920亿美元,居然巧妇难为有米之炊。基金行业将闲置资金业内称为“干火药”(dry powder)。私募基金有闲置资金,公募基金也有闲置资金。投资英国房地产的8家公募基金有巨额闲置资金,Henderson UP Property PAIF闲置资金多达3亿英镑,占其资产总额的18.8%。但贝莱德管理的基金并没有闲置资金,公司所管理的ETF有金融机构做市,不断交易,不断收取管理费,赚投资者的钱。

要比较贝莱德和黑石,就不能不比较两家机构的负责人。施瓦尔茨曼和芬克是美国基金业的偶像人物,成名有先后之分,但排名无先后之分。可以说,基金管理公司和其负责人是合二而一:机构负责人将机构做大、做强,而机构则成为负责人致富的摇钱树。而要比较美国的机构负责人,就不能不比较他们的财富净值。芬克个人财富净值为10亿美元,施瓦尔茨曼个人财富净值为130亿美元,两人虽有高低之分,但都是影响巨大。施瓦尔茨曼还是芬克的老领导,贝莱德曾经是黑石的一个部门,成长壮大之后分离出来独立门户,芬克也随之成为风云人物。在他的掌门之下,贝莱德大力发展ETF基金,成为美国投资者的新宠。

贝莱德管理的众多ETF持有众多上市公司股票,在公司治理方面有很大发言权。芬克对公司治理似乎也颇有想法。他公开表示:“公司必须惠及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和公司所在的社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但贝莱德所管理的40多支ETF投资于枪支制造商的股票,在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前三家枪支制造商的股东中,贝莱德都是大股东。由于贝莱德的投资策略,已有枪击事件的幸存者呼吁投资者抵制贝莱德。

施瓦尔茨曼和芬克都是老当益壮,施瓦尔茨曼今年70多岁了,是美国金融界的“老黄忠”。芬克也已65岁,是美国全国金融界的准“黄忠”。两位老金融家虽壮士暮年,但绝无退隐之意,依然志在千里。在可预见的将来,两人麾下的贝莱德和黑石都将是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劲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