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周子勋:财政政策最该向哪里发力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8-08-03 10:13: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周子勋:财政政策最该向哪里发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各方评论都认为,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将在扶持基建方面更有所作为。此举不仅能帮助稳定经济,本身也是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部分之一。种种迹象显示,全国各地对政策向基建发力抱有很高热情。7月以来13省市发布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完成投资达到34175.27亿元。

自不待言,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投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乐观表现,就与基础设施建设维持较高强度有关。今年以来,在降低债务、防范风险的大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临全然不同的环境,上半年同比增长7.3%,增速比今年1月至5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1和13.8个百分点。

无疑,当前经济增长放缓、有效投资不足的现状,决定了仍有必要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基建投资。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也还有许多短板要补,特别在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即便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少基础设施也需补充、完善,比如城市管网、海绵城市等。而从中长期看,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仍有巨大空间和潜力。环视全球,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当今我国基础设施人均资本存量大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20%至30%之间,至于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存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约一半。

由此可见,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持续放缓,既与同比基数相对较高有关,也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使然。事实上,我国实际基建投资需求依然很大。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拟建投资项目新增13.3万个,同比增长15.6%。拟建投资项目投资额新增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现在看来,下半年政策或从两个方面稳基础设施投资:一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专项债券3673亿元,这意味着下半年还有近1万亿元左右的专项债券发行。二是稳定融资平台贷款来源。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侧重于地方盘活存量资金,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的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基础设施投资可分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系统都是基础设施,比如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而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和文化教育也是基础设施。在我国,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铁公基”。为了确保经济增长率,在关键时刻“保增长”,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就是“铁公基”。最新数据是,今年1至7月,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0亿元,完成进度比去年增长3.5%,随着一批新项目的开工建设,下半年铁路建设投资有望再创新高。按照规划,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安排73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

只是,当下在期待财政政策在扶持基建方面更有所作为的时候,尚需切实处理好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当前,一些地方经济遭遇发展瓶颈,比如缺资源、缺手段、缺人才。在资源方面,主要是缺钱,缺好的企业;在手段方面,主要是缺融资渠道。如何解决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亟待各地创新思维。

第二,控制基建投资规模,合理布局基建投资分布,最好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因地施策”,梯次推进基建为好,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推基建。此外,需要高度关注基建投资的负债方式和负债规模,如果债务扩张太大太快,风险也会迅速累积。

第三,基建投资会占用资源,而我国的经济转型也需要有大量资源来配合,也要求资源使用方式的转型。鉴于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发力的领域,比如科技创新、环保生态,以及社会人力智力投资、医疗、扶贫等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仍存在着很多短板亟须弥补,相关投资需求体量巨大。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融资效率和投融资风险问题,政府投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第四,基建投资重点应聚焦在“补短板”上,一方面全盘考虑区域发展平衡以及城市群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则还应与三大攻坚战中的污染防治相结合,增加环保领域的基建投资,尤其在水污染、水处理、空气污染等方面。

总之,今年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将以“稳”为主基调,以更好地平衡外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而市场更大期盼在于,机制创新能更好地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下半年政府或在市场机制改革方面推出更强有力的措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