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独角兽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作者:余思毅 2017-04-11 05:06: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向松祚:独角兽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

随着美联储加息,日本央行也传出将开始撤回宽松货币政策的消息。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全球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这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可能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真正转折点。同时他指出,需要从根本上放弃GDP增速的思维,然后为了实现这个增速指标来制定相关政策。

时代周报:在博鳌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的政策。接下来政策如何走向收缩呢?

向松祚: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掌门人,周小川行长的这个判断意味深长。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以美联储为首的多国央行实施低利率、零利率乃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实施大规模向市场购买金融资产以创造货币或流动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是人类货币史上史无前例的非常规政策。

如此大规模和长时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全球和各国经济金融的影响究竟是正面多还是负面多?经济学者和中央银行家们一直有激烈的争论。综观整个辩论,大体上,人们同意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于挽救金融危机、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机构出现大面积破产倒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积极的,应该予以肯定。然而,金融市场稳定之后,继续长时间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否必要?是否真正起到刺激实体经济复苏的作用?则是众说纷纭。

我个人的研究结果认为,金融市场稳定之后,继续长时间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和推动效果非常有限,而负面效果则非常大,非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效果是刺激金融市场投机、虚拟经济恶性膨胀、汇率竞争性贬值、国际资金无序流动、全球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债务率或杠杆率持续攀升、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全球性金融风险与日俱增。许多人担心下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包括债务危机、汇率危机、资产泡沫破灭引发的银行危机,并非是杞人忧天。

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和欧洲央行现任行长德拉吉都多次警告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具有严重负面效果,政府必须矢志推进结构性改革来推动实体经济复苏。

美联储现任主席耶伦女士接班之时,就决心结束量宽政策,将货币政策从“非常规”拉回“常规”。其实她也遭遇许多阻力和不确定性,但终于形成基本共识,这是美联储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的大背景。

我预计美联储会持续加息至少两年,到2019年,美联储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会升高到3.5%-4%之间。美联储是事实上的全球中央银行,它进入加息周期,对各国货币汇率和全球资金流动皆有重大影响,各国央行不得不跟随美联储的指挥棒“跳舞”,不得不相继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2017年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货币政策开始重新步入“常规轨道”。当然各国的步骤和频率会有差别。

时代周报:在全球央行相继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会如何走?

向松祚:2008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究竟是稳健还是宽松、还是超级宽松?大家意见不一致。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上来看,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过我们不能仅仅看表述,要看实际执行的情况尤其是经济金融的真实情况。这些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最低增速是13%(2016年),最高增速是27.7%(2009年)。商业银行体系每年新增贷款平均超过10万亿,社会融资总额每年新增量平均超过16万亿。经济整体的负债率或杠杆率(负债总额与GDP之比)从2008年的70%急升到接近300%。许多企业的负债率或杠杆率超过60%、70%、80%甚至90%和100%!

现在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依靠加杠杆、高债务刺激经济增长不可持久,房地产过度炒作或过度金融化的问题非常严重,不能再火上浇油了。所以中央政府各个宏观政策部门一直强调强调货币政策要稳健、房地产要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杠杆率或负债率太高的企业、授信要受到限制、尤其是近期各地推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等。这些都表明我国货币信贷政策确实开始出现了重大转折。2017年可能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真正转折点。前一段时间央行通过MLF、SLF等流动性管理工具调控流动性(实际是收紧流动性),已经给市场传递了重要信号。

时代周报:你认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向松祚:我多年呼吁房地产调控必须要从建立长效机制或完善基础政策入手。其实也就是三项。其一是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确保城市住宅用地与人口变化基本适应;其二是尽快征收房产税,促进房地产资源尤其是现有住房资源合理运用、有效配置(我国住房空置率究竟多少,只有天知道);其三是严格禁止利用信贷资源炒房、严格禁止公司利用信贷资金炒房、严厉惩处中介机构变相利用金融杠杆炒房。

时代周报:近年来,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交通出行成为了独角兽企业集中爆发领域。你认为独角兽企业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动能吗?

向松祚:这些新科技、新行业、新商业模式所造就的独角兽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发动机或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真正的科技创新企业,不仅仅是互联网领域。所有领域都需要创新企业,尤其是高精尖制造领域、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关键操作系统和软件领域、原创性生物科技和医药领域等等,我们和美国、日本、欧洲的差距还非常巨大。最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遥遥领先,然而全球著名产业品牌100强里,中国只有一个华为。这说明我国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实力的任务极其艰巨。独角兽企业难能可贵,但是远远不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