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忆东:下半年资产配置全景展望 ——A 股慢牛确立,港股牛市漫长,美股震荡分化)
7月18日,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学院联席院长张忆东,在一场与澎湃对话中,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作出全面研判,涵盖美股、A 股、港股走势,反内卷政策影响及资产配置方向,核心观点如下:
一、美股:下半年震荡略升,四季度或受降息提振
张忆东认为,美股下半年整体呈现 “震荡略升” 格局,但涨幅弱于上半年,核心变量集中在三方面:
美联储降息节奏:7 月美联储会议大概率不降息,降息最快或在 9 月,12 月可能再降一次,这将对四季度风险资产形成正面支撑。7 月美国 CPI 数据受强势非农就业数据影响或难大幅回落,叠加 “大美丽法案” 对经济预期的提振,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有所上升。
基本面与事件扰动:三季度需警惕中报季业绩不及预期(受贸易战影响)及关税战风险,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四季度若降息落地,上行概率增加。
美债利率波动:7 月下旬美债长端(10 年期)利率可能突破 4.5%,作为全球资产定价锚,其波动将加剧市场震荡。
总体而言,美股性价比低于上半年,“东升西荡” 格局下,美国股市动荡将较中国资产更显著。
二、A 股:确定性慢牛确立,创 9.24 以来新高成大概率
张忆东强调,A 股下半年将进入 “确定性慢牛”,核心逻辑源于低利率环境下的社会财富再配置、政策引导及重大事件推动,指数创去年 9 月 24 日以来新高是大概率事件。
慢牛支撑力:
低利率常态下,160 万亿居民储蓄存在再配置需求,大钱将优先流向价值型资产,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资本市场定位转变,从 “经济晴雨表” 升级为 “服务实体经济的引擎”,政策导向偏向 “稳步抬升的底部行情”,避免大幅波动。
结构性机会:
价值股搭台:重点关注三类资产 —— 一是金融(银行、非银、券商)、上游原材料、运营商等红利资产,部分食品饮料龙头股息率已接近 3.6%-4%;二是反内卷政策下,中游、上游成熟行业(如化工、光伏)龙头公司,类似 “可转债” 机会;三是出海链,中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海外生产、管理输出实现全球化收益,而非单纯出口。
成长股唱戏:科技与新消费是两大主线。科技领域聚焦软硬件、精密制造(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侧重文化、精神及服务类消费,二季度表现强劲,三季度或分化,优质龙头持续受益,四季度有望迎来估值切换。
关键时间节点:8 月中美贸易协定落地、9 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二十届四中全会及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规划酝酿,均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三、反内卷政策:三阶段演绎,明后年迎主行情
张忆东指出,反内卷政策是贯穿经济转型的长期主线,行情将分三阶段演绎:
第一阶段(当前):政策预期驱动,光伏、水泥、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龙头股价已开始反应;
第二阶段:政策实施中市场分歧显现,可能出现震荡;
第三阶段(明后年):主行情启动,并购重组加速,龙头公司迎来 “戴维斯双击”(盈利与估值双升)。
与 2016 年供给侧改革不同,本次反内卷以 “政策引导、市场主导” 为核心,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与并购重组联动,提升行业效率,带动传统行业龙头估值修复,推动 A 股从结构性行情向更全面行情演进。
四、港股:牛市进入 “漫长夏天”,下半年持续创新高
张忆东判断,港股牛市已进入 “漫长夏天”,下半年将延续强势,核心驱动力来自三方面:
国家赋能与定位升级: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获政策加持,稳定币立法 8 月实施,活力显著复苏,从 “看外资脸色” 转向 “国家赋能的全球化平台”,底层逻辑重塑;
市场生态优化:优质制造业、新消费公司密集赴港上市,市场深度与广度提升,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
增量资金驱动:上半年内资通过港股通流入 6700 亿元,外资也从流出转向净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年内或至 7)进一步吸引全球资金,三季度后期至四季度或持续创新高。
此外,港股投资风格从 “离岸市场” 转向 “在岸化”,多元化投资需求推动中小成长股机会显现。
五、资产配置:股票首选,A 股、港股优于美股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张忆东建议:
股票为首选:A 股与港股性价比高于美股,前者受益于慢牛格局,后者依托 “漫长夏天” 牛市;
黄金与数字资产:长期看好,但短期需警惕波动。黄金年内有望突破 3500 美元 / 盎司,四季度或结束调整;数字资产受美债利率扰动,回撤时可逢低布局。
总体来看,张忆东对下半年中国资产持积极态度,A 股慢牛与港股长牛形成共振,而美股受政策与基本面博弈影响,波动风险需重点防范。反内卷政策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贯穿中长期的投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