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内卷不仅仅是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隐藏大招)
最近掀起的反内卷,很多人都仅仅把它跟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类比。
然而,两者的差别可能大到你想不到。
还有很多人认为仅仅从供给侧下手无法扭转通缩局面,应该更多从需求侧下手。
但本次反内卷看上去是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更是需求侧的重塑。
一说到提振内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提高收入,增加福利,发放补贴,扩大财政等。
基于惯性思维,大家在看到反内卷时,对其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人们不把反内卷看成是内需政策。
在我们的脑海里,降价才能去库存,才会扩大需求。但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消费,当然是降价才能扩大需求。
但对于刚性消费,降价就不是好的策略。
比如,对于猪肉来说。卖10块钱的时候,大家会吃。难道卖15块,大家就不吃了吗?
不会的,10块和15块并不影响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但这会实质上影响企业的盈利。
别小看5块钱的差别,卖10块,所有企业血亏。卖15块,他们睡觉都要笑醒。
现在的反内卷我用一个不好的词来描述就是:集体哄抬物价。
如果让这些企业各自为战,他们肯定往死里卷。谁都不肯放过谁。
当这种非理性竞争出现时,就需要外力稳定物价,然后逐步去产能和去库存。
那么就能提早 让企业恢复盈利。
企业盈利了,居民收入才能提高。
最近,美团召开了恳谈会。
商家们表示:被迫参与价格战、外卖客单价下滑7到10元、到手收入减少15%、补贴一停顾客可能减少消费等等。商家纷纷表示希望外卖大战早日“停战”,让经营回归常态。
如果商家集体停止打价格战,难道消费者就不点外卖了吗?
不让商家赚钱,内需才会不足。
当价格低于阈值时,继续降价对整个行业都是灾难。
比如,当奶茶价格在6元以上时,降价会带来销量增长。当价格低于6元时,价格下降不一定带来销量增长,此时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所以集体哄抬物价到这个阈值十分重要。
理解阈值很重要。
有时候市场会失去理性,即便价格已经远低于阈值了,企业还在玩命的恶性竞争。
这个时候,管理层出手阻止出手阻止非理性竞争就十分必要。
很多时候,商家之间的内卷并不是他们本来的意愿,而是系统出了问题。比如,拼多多的仅退款,外卖平台的补贴战等等。
通缩不可怕,可怕的是通缩预期。
举个例子,有家服装店由于经营不善,开始打折处理库存。
他在门口写着:破产清仓处理,打折甩卖,一件不留。
然而效果并不佳。
为啥呢?
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急着甩卖,甩不掉就亏钱,时间不利于他。
那么人们就会选择多等几天,等到商家撑不住的时候,还会进一步降价。
这就是人们对降价产生了一致性预期。
一旦产生这个预期,你越是降价,人们越不买,因为他们总认为你还有降价空间。
相反,你看看拉布布,之前价格都炒到超过一万元了。
人们傻吗?为了一个洋娃娃花一万元。
人们之所以抢着买,是因为预期它还会涨价。
可泡泡玛特被涨得怕了,公布扩大了供给,这才打破了涨价预期。
至于泡泡玛特是不是真的扩大了供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相信这个消息。
同样的道理,如果商家找一群托在店里不停的晃荡。
人们的预期就会改变。
他们会认为,商家一降价,店里就这么热闹。那么他们就不会继续等着进一步降价了。
所以预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觉得反内卷哄抬物价不可能逆转通缩,这就要看预期有没有改变了。
请注意,反内卷的哄抬物价仅仅只能把价格提到阈值附近。
高于阈值,就要回归到真实的供需关系。
也就是说,现在的物价是非理性的。理性的价格比现在要高。
如果你还不明白,我就举股市的例子吧。
我们常常说,股市容易涨过头和跌过头。
比如,去年最悲观的时候,沪深300跌到了10倍PE左右。
聪明人就知道,这明显就是跌过头了。是非理性的。
股价本质也是由供需决定的。
对于理性的人来说,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但大部分人都是非理性的,价格越跌,不仅不买,还一个劲的跟风抛售。
去年924金融口的会议,算是一种催化剂,打破了人们认为股价还会继续跌的预期。
于是股价出现了极端的暴涨。
现在的物价是理性的吗?肯定不是嘛。
是市场反应过度的非理性状态了。
我们不可能指望反内卷政策能瞬间把价格拉到通胀水平,但是拉到理性水平是可以实现的。
基本面方面,改变是缓慢的,渐进的。
把物价拉回到温和通胀的水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涨价是一个很宽泛的事,可以涨价的东西很多。比如,普通商品,服务,大宗商品,股票,房子,汇率,收入,福利等。
大家可以想想,股票涨价会带来 什么?是不是提振内需的政策?
汇率涨价会带来什么?是不是会促使海外资金回流?回流后,钱多了,是不是能提升物价和需求?
普通商品和服务的涨价能让企业利润回升,带动居民收入增长。
记住,很多事都是互为因果的。
你可以说,供需关系改善,物价改善。
但也可以反过来,物价上升,供需关系改善。
两头都可以带来好结果。并不一定要死脑筋,只是出改善供需关系的政策。
对于股市来说,它本身就是提振内需的重要工具。当然会不断涨价。
只不过涨价的节奏很重要。
一股脑的涨上去无法改变人们的预期,只能增加人们的赌性。
缓慢的涨上去,假以时日,就能改变人们的预期,进一步提振内需。
请注意,慢牛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美股那种比较均匀的上涨。
另一种是日本这种横盘很久然后突然拉升,站上新台阶。
我们的A股大概率会走日本的模式。这是资金结构决定的。
未来,资金结构变了,慢牛模式也会变。
如果本轮上涨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动能,就很可能会站上新台阶。然后继续横盘震荡磨死你。
震荡的时候,时不时给你来个急跌,吓死你。
最近,市场利率上升,人民币中间价上提,反内卷,股市上涨,商品上涨都同时发生。
这就不简单了。
尤其是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最为关键。
因为这两个本来就是中美博弈的政治武器。
接下来,中美之间很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和平期。这对于风险资产是利好。
更重要的是,随着利率和汇率的上升,海外资金会流入国内,提振内需,带动资产价格上涨。
本周,欧盟两位领导访华,但有些反常。
欧盟上次来访是2023年,按照惯例,这次应该是我们访欧,也就是一次主场,一次客场。
然而欧盟放弃主场外交、主动访华,一方面说明中国更占据主动,欧盟有求于中国。
但本次会晤,最终只达成了气候合作,说明中欧之间的沟通并不是很开心。
而川普也将访华。
大家细品其中滋味吧。
古代帝王擅长平衡之术,咱们这次也可以好好看戏。
总之,A股的慢牛还在继续中,中途肯定会波折,但并不改变大趋势。
之前跟大家说过,楼市已经不再是居民财富蓄水池了。股市会接过接力棒。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只不过嘛,应对牛市比应对熊市还难。
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