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注入新活力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欧阳春香 2017-12-0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发挥经济活力、调结构提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混改的持续推进将为国企注入新的活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这意味着改革大规模铺开的窗口期已经到来。混改手段将更加多元化,包括产业链重组、PPP、市场化债转股等。

国企混改第三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近期有望公布。与前两批不同,油气、铁路等垄断行业以及钢铁、煤炭、电力等存在产能过剩行业的国企,将是第三批混改的重头戏,特别是东北三省、河北等相关行业的地方国企尤为引人注目。国企混改将形成上下联动、南北并进的局面,向纵深发展。

在近日举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央企及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已达68.9%,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组织开展的前两批19家试点央企,将通过混改引入各类资本约3000亿元。

近年来,央企混改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种模式,包括:“强强联合”模式,如南北车、港中旅和国旅;“资源互补”模式,如中电投和国核、五矿和中冶;“突出主业”模式,如招商局和外运长航、中粮和中纺;“供给侧改革”模式,中建材和中材、宝钢和武钢。

“联通模式”则将塑造产业链混改新标杆。联通混改有三点超预期:一是引入BATJS等战略投资者,新引入投资者均属于垂直行业领导型公司,且与联通主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二是大比例引入多元化投资者,且民营资本占比较高,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同步推出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机制、员工激励计划、薪酬弹性分配和约束机制等,在经营层面推动多元资本的混合。未来“联通模式”可能成为混改的一大方向。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随和第三轮混改试点的推行,地方国企入场,围绕钢铁、煤炭、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将快速修复上游国企利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