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式小康”背后: 获得感落差如何抹平?

来源:时代周报 2019-01-15 06:10: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月8日,支付宝2018年年度账单正式出炉。不少人一看总额不菲的消费账单,这明明是富人的生活,但获得感和幸福感却不对等。于是网络上衍生出一个热词叫“账单式小康”,意为“明明穷到举步维艰,但一看账单感觉自己过去一年过得还凑合”。

笔者认为,实际消费支出与主观获得感之间的落差,是人们大发感慨根本原因。其中缘由很多,首先的是愈趋便捷的线上支付。用现金支付时,人们要把钱一张张地数清楚,对消费心理造成直接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费冲动。

不过,这只是一个表象,消费支出大幅增加和获得感的落差根本原因在于,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更强了。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9000美元,2018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63元。与此同时,消费升级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中,2018年3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其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9.3%,比2012年回落了3.7个百分点,进入了经验意义上发达国家所处的20%-30%区间。从总体上来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反映了我国居民越来越富裕的大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

不管是与过去纵向相比,还是与周边国家横向相比,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都是相当明显的,尽管总体上恩格尔系数降低了,但收入差距进而导致的消费结构不平衡问题仍然广泛存在,这对人们的幸福感同样产生影响。具体而言,食品消费虽然逐年下降,但同时,居民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很旺盛,住房、教育、医疗等的支出比重在增加,其中2017年我国居民住房消费占比达到了22.4%。

支付宝账单反映的消费支出只是人们生活支出的一部分,像住房、医疗、教育等占大头的支出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尽管人们账单上显示的消费金额很大,但大多是多笔小额支出累计的结果,而这些小额的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一旦对全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回顾总结时,那些影响时间更长、影响强度更大的问题就会一一浮现,比如住房、医疗等支出,从而降低居民幸福获得感。

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象,只有将“账单式小康”置于时空的长镜头之中,我们才能看出更加深刻的时代烙印。

我国传统社会一直以货币、资产性财富来度量我们的生活幸福程度,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人获得感的最主要来源。与此同时,国人习惯于把消费看作“花钱”,没有进入我们的获得感度量要素之中。

只是,中国经济社会已经悄然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正进入消费经济驱动时代,简单来说,货币储蓄已经不是单一目标,生活质量提升已成为消费的首选项。

对于“账单式小康”,社会需要从医疗、教育等方面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而对个人而言,则需要将消费纳入到我们的“心理账户”之中,至少花钱消费可以获得相应的服务和回报,不是一种单纯的支出“损失”。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