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的新要素:城市温度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9-09-30 14:19: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西安书院门步行街上有一个普通的露天笔摊,摊主邹杰华10年前来到西安,通过制笔卖笔站稳脚跟。没有门面房,桌子是摊位,卷闸门后的过道是库房,他每天需要花费3个小时的时间出摊收摊。2017年,“是西安”设计团队帮老邹的摊位进行了品牌设计,用书法留白手法设计的极简招牌“兴华笔庄”加上带顶棚的摊架,让这个小摊成为书院门步行街上最靓的笔摊。

跟老邹的笔摊一样,免费被改造升级的还有南门外城墙下的冯姐理发铺、西郊常姐的涮牛肚小吃摊、西工大旁的拙月旧书店等,20个散布在西安城街头巷陌的小摊小店。

过去两年,在西咸新区的支持下,这场名为“西安温度”的城市改造实验在西安悄然展开,这项活动由互联网内容平台“贞观”组织20个青年设计师团队实施。参与人员触碰到了承载着“城市烟火气”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李望观是这个城市轻改造项目的艺术负责人,他说:“这些人跟我们是一样的人,有自己的梦想,用劳动过活,他们应该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这个过程也让参与者意识到,城市公共表达和公共空间应该有更多普通人的声音。

实际上,中国的造城运动经历了最早期的工程造城,到之后的产业造城,迎来一个新的阶段——关注城市中人的活动,特别是上述项目中的普通人,他们的出现给城市带来灵魂和活力,他们的活动造就了一个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这种城市的无形精神氛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城市温度”。

9月21日,一场名为“街道让城市更好——城市温度论坛”在西咸新区召开,点题开讲街巷里的城市温度。

消失的烟火气

“曾经有一个冬天的傍晚,我骑车从二环路拐进一个胡同,那时候正好飘雪,雪花在灯光中飞舞,特别动人。”社会学家、剧作家黄纪苏曾对朋友说,北京最柔软的部位就是胡同,最动人的时刻就是胡同里灯火初上的时间,老太太叫孙子回家,炊烟从里面飘上来……

在黄纪苏眼中,城市温度就是城市的烟火气,它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带出来的声色气味。

经济观察报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院长宋馥李也同样看中城市的烟火气,“都市男女都是饮食男女,只有满足了人们对逛和吃的基本服务需求,我们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城市,是一个好的公共空间。”

然而,中国城市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之后,规模变得大了,道路变宽了,城中的高楼大厦变得更多、更高,街道变得更时尚、更现代,烟火气却变少了,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城市没有温度,冷冰冰的。

政研院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专门研究逛和吃的事,从吃货的角度看一个城市的温度。通过研究,宋馥李发现,在逛吃指数排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体量城市几乎很少上榜,北京排名百名开外,反而是三四五线的城市纷纷上榜,例如毕节。“这充分回应了一句话,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是幸福感很强的。”宋馥李说。

城市烟火气还存在地区差异,在逛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九个是南方城市,说明中国北方城市的逛吃指数明显弱于南方。

新的城市观:关注普通人

为什么城市中烟火气在流失?为什么烟火气的多少存在地区差异?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这与一个城市政府的治理行为和理念有关。

19世纪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曾经对中国的城市说过一记很刻薄的话,“中国的城市不过是行政机构的堡垒,或者说是官员的一个住地。”黄纪苏认为,这样的说法太绝对、太简单化,中国的城市复杂而丰富,但是,韦伯的话却提醒了我们,中国城市有这样的特点。

任何一个人留心观察,都会在中国城市中找到这样的特点,例如,街道上整齐划一的广告牌。这种治理手段解决了原本的脏乱差问题,却损害了街道的多样性。正是在种种不恰当的管制之下,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北京社区中心主任茅明睿看来,这叫做“行政有为,治理无效”。

他认为,可以把城市当做一个容器,公共治理手段就是给这个容器进行温控的过程,政府的治理是一种冷却手段,保证社会稳定、安全和有秩序。“但是,除了秩序、稳定和安全,我们的城市需要另外的价值,比如多样性、人性化、创新、包容,这样的价值就是城市的温度。”茅明睿在论坛上说。

城市温度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观的反映。“城市只有形态和产业,还远远不够,城市当中还充盈着最有活力的因素,就是人,人的活动应当是当下城市关注的重点。”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亢振峰认为,这是中国的造城运动经历了工程造城和产业造城,迎来的新阶段。“城市应当关注创业者、老百姓,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生存空间、交通出行、治病养老等真实的需求,城市温度即有人文小资的成分,又有民生保障的兜底。”他说。

社会力量共同缔造

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流如织的广场是一个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意大利的西耶那每年都会在市中心的城市广场上举行赛马节,市民举办的活动、活动中穿的衣服、举着旗帜都在定义着这座城市。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文森佐·莱尼安特(VincenzoLeg-nante)在论坛上展示了意大利多座城市的广场,他认为,城市实际上是由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来定义的,他们生活的各类元素形成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风格。

不过,城市中人员庞杂、活动纷繁,理想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在妥协中相互理解的空间。例如,城市空间容纳了不同年龄层、不同需求的人们,有老人、小孩,也有年轻人,有当地人,也有游客,要想让这些人在同样的城市空间都找寻到乐趣,需要城市规划师对城市空间做出多种功能的设计。

“同一个地方,晚上可以是年轻人聚集地,白天则可以吸引老年人和游客。”文森佐分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他看来,规划师有很多解决方案让城市更加便捷宜居,重要的是开始做。

如同一位意大利设计师所说,要像补衣服一样改变城市风光,一点一点将城市的每一处进行修补,最终达成理想的城市。

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力量的参与。茅明睿认为,城市温度的要素依靠培育和营造来间接达成,是一种加温过程,单纯依靠政府管制往往会走样子,需要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中国的一些城市正着手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例如,北京引入责任规划师制度,面向社会招募责任规划师团队,派驻到北京的330个街道和乡镇,让规划专业力量下沉到社区,推动社区更新、规划和营造。“我们开始追求一种社会广泛参与、共同进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模式。”茅明睿说。

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带来了新的手段,茅明睿称之为市民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互联网机构或者政府,比如社交媒体数据、手机信令和公交卡数据等,通过这些数据,研究者可以侧面了解人在城市中的生活轨迹和不同人群的真实需求。

有温度的城市正是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各种力量,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让人过体面、有尊严、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城市比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城市更具吸引力。

如同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王飞所说,“让一个城市更有温度,也是让一个城市更具竞争力。”

(/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