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场主利用CBOT期货市场指导大豆生产和销售不算稀奇,而我国黑龙江省部分农民现在也尝试着利用大商所大豆期货“先卖后种”已不是新鲜事。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这种“订单+期货”经营模式可谓方兴未艾,正在逐渐被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广大农民和销售商所认可。
一批豆农尝鲜“先卖后种”
在黑龙江省通过期货市场卖粮并不是新鲜事,北大荒粮油经销总公司每年都会通过与农场签订订单或与农场合作,在期货市场卖出数万吨大豆。2004年公司共签订单6万多吨,同时将订单通过期货市场全部卖完。一些大的农场则直接在期货市场卖出,在大商所开户的数十个农场中,2004年有十多个农场直接在期货市场高价出售大豆。据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洪洲介绍,公司根据成本倒推法锁定预期利润,与北大荒粮油总公司签订协议,由其一次性买断公司部分大豆,然后到期货市场进行卖期套保。未来条件成熟时,公司还将考虑直接介入期市进行套保。
过去在期货市场上卖粮的基本是农场和中间商,而且卖粮行为多集中出现在秋粮收获前后,但自2004年以来,一般农户也有在期货市场上卖粮的尝试,而且卖粮时间提前到春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先种后卖”,并且尝到了其中的甜头。2004年3月,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勤得力农场种粮大户付传义联合几个种粮大户,在天琪期货开立期货帐户。由于上一年度大豆价格比较高,他们决定2004年多种一些大豆,但又担心秋天价格下滑,于是种地前在期货市场进行卖期套保,他们在3500元/吨左右卖出了60手。随后在4至5月期间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但由于三江地区春涝,付传义担心种地延迟,便将期货上的套保空单以3100元/吨价格平仓离场,每吨获利400元左右。当年10月1日过后,现货大豆价格比春播时每斤下跌了0.5元左右,这样通过期货市场将大豆下跌的损失找了回来,每亩地比别人多卖了200多元,相当于别人的两亩。
据了解,2004年以来,黑龙江农民在期货市场开户并参与期货交易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天琪期货公司,2003、2004两年间开户农民或与农民有关的客户,占全部农民客户的52.4%;在大通期货公司,目前共有农村客户约123人,大部分是在2002年到2005年初开户,占公司客户总数量18%,他们的期货交易大多集中在每年播种和收获季节。
用好期货价格信息也增收
不仅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种,目前看期货价格卖粮也已成为黑龙江农民大豆生产和销售的常规手段。以前大豆期货行情多受到东北产区大豆现货情况影响,进入2000年以后,大豆品种主要行情趋势与国际市场保持着密切联动,东北现货价格已紧密跟着大连期货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增强,使农民参考期货价格卖粮的效果有了保证。从2003年底到今年初大豆期货价格“W”型趋势中,黑龙江一批大豆种植户通过期货价格信息,在价格波动中抓住了好的卖出时机。
2003年国庆节后,CBOT与大商所大豆期货价格暴涨,分别达到720美分和3000元以上,但此时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农民的卖豆价格还在2.4元/公斤左右,农民没有得到涨价的实惠,差价大部分被中间商赚走。10月10日,大商所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确保种豆农民增收的紧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期货信息传递给农民。农民获得信息后才调整了卖豆价格,到10月中旬豆价已经涨到2.8元/公斤。按保守数字全省600万吨大豆计算,因卖价调整农民可增收20多亿元。
今年春节刚过,国际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大涨,黑龙江大豆产区农户大豆销售价格也普遍由之前的1.21元/斤调高到1.27元/斤。而在过去农民不了解期货价格时,现货这一调价过程一般要经过一周到半月时间,并且这一价格上涨收益大多为中间商所得。有了期货价格参考,农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卖豆损失大大减少。
利用期市增收机制正在形成
利用期货市场先卖后种,看期货价格卖豆,这一通过市场增收的长效机制在黑龙江省豆农那里正在形成。今年春播季节,黑龙江一些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动员有条件的农户联合起来,于播种季节在远期11月合约卖出与产量相对应的大豆期货合同,为年末增收买份“保险”。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大商所出资对东北产粮区农民种植大户及中间商、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期货市场知识和技能培训。天琪期货公司的孙德福深有感触地向记者讲述变化,前几年是公司向政府有关部门提议设立大豆协会而未获响应,但随着期货市场对大豆产业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省政府主动找到天琪公司,希望以天琪公司为依托成立黑龙江大豆协会。
据黑河市大豆协会负责人李明刚介绍,协会目前有100多个会员,包括60多家种粮大户与40多家现货商,每年约供应10万吨左右大豆。他们近年来利用大商所这个平台进行套保,既回避风险又卖出了好价钱,而且期货套保盈利大部分补贴给农民。6月9日,大豆协会将与大商所联合在黑河举办期货培训班,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期货知识。
不过,农民对期货市场的利用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据北大荒粮油经销总公司原董事长张树清介绍,订单加期货运作模式,需要订单双方都有较高履约率,不然订单企业可能会出现风险。特别是在价格上涨后农民履约率较低,往往不按合同售粮,造成企业保值失败。目前有关企业正在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推动订单农业开展,有公司提出了以期权机制来防范履约风险的思路。公司在与农户签订订单、自己向政府缴纳一定履约金的同时,也向农民收取一定履约保证金,以此提高签单农民的订单履约率。(中国证券报 记者 赵彤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