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本周表示,油价高企以及欧元升值都可能损害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并呼吁欧洲央行在必要时降息。IMF预期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率为1.3%,与官方预测大体一致,通胀则将保持温和。报告还指出即使因为全球需求改善,欧洲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欧洲仍需进行经济改革。
显然IMF也注意到了近期欧元强劲的回升势头。欧元兑美元自7月8日创下14个月低点1.1872后仅18个交易日,本周三纽约尾盘已经站上2个月高点1.2340,绝对升幅达到4%,而周K线上也有望连续收出第5根阳线。
本周四东京市场盘中,欧元兑美元甚至一度摸高至1.2382,不过随后出现回落。至尾盘报收于1.2313,略低于前日纽约收盘水准。
经济趋于好转
本周三欧洲开盘后,公布了一系列不错的数据。最先出炉的是意大利、法国、德国3个主要国家的7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除了法国的55.3略低于前月的57.9之外,意大利和德国的数值都比前月值和市场预期高,分别是50和53.8。稍后的欧元区7月采购经理人指数也达到53.5,超过了前月的53.1,连续第2个月上升。之后的欧元区6月零售销售年率和月率分别增长0.9%和0.4%,大幅高于之前市场预期的0.7%和-0.4%。
周四晚间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会议后的新一次利率决议仍不出意外地维持基准利率2%不变。在下周美联储新一次利率决议出台之前,欧元或许找到了向上拓展的理由,经济面出现好转的趋势可能就是这些理由中最重的一个音符。
欧元颓势未改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笔者认为欧元并非时来运转。一方面美元指数自年初开始的大幅上升在有效突破85位置后即被定性为中期反转,既然是反转就必定会持续相对长的一段时间,目前来看,这段时间显然还没有走到尽头,笔者将该时点界定在美联储年内的首次暂停升息之后。
另一方面,近两年外汇市场遵循着一个操作理念:高利率高收益的货币普遍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今年美元的强势显然正是这种理念催生的。在目前美元和欧元的基准利率差异预期仍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欧元还没有很充分的理由扭转熊市。
欧元短期见顶
从技术上看,欧元也的确是进入了短期顶部。欧元日线的布林上轨对于欧元上涨的压制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今年以来也仅在3月中旬和本周三两个交易日勉强收在该轨道上方,而3月那次突破后形成的点位已经成为了年内至今为止的最高位置,而如果再次突破,历史再度重演,那对欧元相当不利。
短期均线系统向上发散并开始出现衰竭迹象,而日K线上的RSI也已经进入70以上的超买区,这对于欧元短线向上的压制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所以笔者建议,投资者后市仍需相对谨慎,如欧元再度出现超跌,还可以进行波段操作,不过逢高沽出应该作为近期的主要交易策略。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