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备案制考验银行内控机制
北京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公布后,在第一时间接受记者采访的金融专家谭雅玲表示,这又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将有助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最终的形成。
谭雅玲认为,央行不久前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出要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尽快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推出人民币对外币掉期等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避险工具。央行这次的决定完全兑现了报告中的"承诺"。
谭雅玲表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扩大了市场的参与主体、增加了市场的产品,使得银行能够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扩大,不仅提高了外汇市场的透明度,而且随着这些衍生品的推出,人民币与相关外币的定价在市场基础上逐步完善,从而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均衡汇率。
谭雅玲同时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不可否认,其直接意义是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的更为便利的规避外汇风险的工具。但她又觉得,如果从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的背景来看,意义更大。她说,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在资金上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政策上、在体制上为"走出去"创造机会。从中航油等事件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很陌生,企业对利用国际衍生品市场来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意识都不够,这其中,国内没有相应的衍生品市场以供企业选择和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她说,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而中国正面临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开放之前允许更多的商业银行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可以看作是为全面开放后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衍生品业务提供了一次"练兵"的机会。此外,这次实行备案制的市场准入方式,对银行加强自身的内控也是一个考验,"允许商业银行开办业务是提供了机会,但如果内控不强,风险意识不够,也可能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风险",她警示说。
资料链接
远期结售汇业务: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境内机构签订远期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日期,到期时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例如,某进口企业预计3个月后将向国外进口商支付一笔美元货款,为锁定财务成本,该企业可以与银行提前签订远期售汇合同。这样,3个月后无论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如何变动,该企业都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汇率用人民币从银行购买美元货款,降低了汇率风险。
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在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中,境内机构与银行有一前一后不同日期、两次方向相反的本外币交易。在前一次交易中,境内机构用外汇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换入人民币,在后一次交易中,该机构再用人民币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换回外汇;上述交易也可以相反办理。例如,某出口企业收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出口货款500万美元,该企业需将货款结汇成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但同时该企业需进口原材料并将于3个月后支付5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该企业就可以与银行办理一笔即期对3个月远期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即期卖出500万美元,取得相应的人民币,3个月远期以人民币买入500万美元。通过上述交易,该企业可以轧平其中的资金缺口,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