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交易所债券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恢复。国债指数上涨0.12点,重回107点以上,收于107.08点。盘中长期国债成为上涨主力,5-7年的跨市场品种波幅相对不大。银行间债券市场仍然保持着相对均衡的供求态势,多空双方似乎都在等待宏观经济走势的进一步明朗。
上周五人民银行公布了7月份的金融运行报告。数据显示由于居民定期存款的增速加快以及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较大幅度下降,导致M2增幅加快,M1增幅回落。两者之间的差距从6月份的4.4个百分点扩大到5.3个百分点,显示出微观经济主体的扩张动能在继续下降,宏观经济的增长潜能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削弱。7月份CPI增幅维持1.8%的水平,也让市场在短期内看不到利率上调的压力。唯一让市场担心的是近期在广州等大城市出现的"油荒",但在成本传导机制存在严重障碍的中国,原油价格暴涨导致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明显要小于宏观经济出现紧缩的可能性。
短期内值得债券市场注意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资本市场上涨可能对债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对于股市和债市的跷跷板效应,不少市场分析认为股票市场总市值也就几千亿元,与近6万亿元的债券市场相比,可能出现的资金分流难以影响大势。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绝大部分债券都处于投资类账户之中,基本丧失了流动性,真正交易活跃的流通盘的数量并不大,而近6万亿元的债券市场总市值却正是以为数不多的流通盘的边际交易价格来决定的。如果流通盘中出现了获利回吐转战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出,对债券总市值的影响可能会远远大于市场的预期。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