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外汇交易自8月15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顺利上线以来只成交了3笔。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施后,人们对这一业务予以较高期待。由于配套的政策措施正在完善中,市场参与者的准备也不充分,因此对这一全新的交易方式采取了观望态度。
人民银行日前宣布降低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准入门槛,但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新加盟机构的确认工作尚在进行中。目前,参与远期外汇交易的仍是原已开办这一业务的7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一位人士表示,如何对交易资格进行确认,交易成员的敞口头寸如何进行控制等一系列具体细则尚待明确。在相关配套措施明确之前,商业银行只能观望。
同时,远期外汇交易的定价思路尚不清晰,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市场的存在正影响着远期外汇交易的定价。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一直呈现强烈的升值预期,其价格对当前国内人民币远期交易的定价有着较强的参考作用,国内的远期汇率尚不能根据即期汇率与两种货币的市场利率来确定。此外,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尚未覆盖远期业务,而实力强大的做市商参与对活跃人民币远期交易、稳定市场价格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上述因素的存在以及进出口企业没有做好参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充分准备,导致目前远期外汇交易比较清淡。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不少进出口企业没有适时调整汇率风险控制的思路,并缺乏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较大的是进出口企业,远期外汇交易业务的推出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减小汇率风险的工具,但到目前为止,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尚难借助这一新业务规避汇率风险。业内人士建议,在重大的改革措施出台后,相关企业应及时调整思路,完善人员配置和内部机制,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的运营环境。(中国证券报 黄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