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正文

转债市场陷入股改困局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万鹏 2005-09-16 06:56: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 本报记者 万 鹏  随着股改的全面推开,不少转债公司都加入了股改的行列。按照现行政策,股改的最终结果将加速这些公司的转债转为股票,另一方面,再融资的大门仍然紧锁,可转债规模在短期内难有增......
□ 本报记者 万 鹏
  随着股改的全面推开,不少转债公司都加入了股改的行列。按照现行政策,股改的最终结果将加速这些公司的转债转为股票,另一方面,再融资的大门仍然紧锁,可转债规模在短期内难有增加,转债市场将在一段时间内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
  看得到终点的博弈
  某债券基金经理无不忧虑地表示,“按照现行的股改政策,在大多数转债公司股改时,我们只能转股以减少损失,其结果将导致转债市场规模更趋萎缩,可选品种越来越少。”对此,申银万国证券债券研究员杨云将其比作“一场已看到终点的博弈”,他认为,在转股价格不作同比例调整的情况下,股改后的转债市场将只剩下一些高溢价、债性强于股性的转债。
  在G金牛首开转债公司股改先河后,目前又有民生银行、铜都铜业、江淮汽车等3家发行有转债的公司加入了股改的行列。一旦3家公司的大部分转债持有人转股,这3只转债将停止交易,转债市场上市品种将进一步减少。
  统计显示,目前深沪两市挂牌交易的转债品种共有28只,转债存量为285.76亿元,剔除民生、铜都、江淮后不过278.52亿。由于大部分发行转债的公司都属于大盘蓝筹股,有不少还入选了两市重要的成分指数,按照目前的股改进程以及新老划断的标准,这些公司提早股改的可能性很大。
  数据还显示,转债市场更是自去年11月后无一新品种上市,而且,从今年5月份股改正式启动以来,深沪股市再融资陷入停顿,何时恢复尚无明确的时间表。“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转债市场日趋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稀缺品种越来越少
  由于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的安全和收入优势,可转债近年来已逐步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包括瑞银在内的大批QFII都对其情有独钟。据了解,社保基金80亿的债券组合也大部分投资于可转债。而保险公司的入市第一枪也是在转债市场打响,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持仓数量急剧增加。如果加上券商、基金、财务公司、信托等机构,可转债市场可谓众星云集,资金供给十分充沛。
  然而,资金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入,主要是看好转债市场的前景及投资机会,当这一市场可投资的品种越来越少的时候,这种势头能否持续也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某债券基金经理指出,股改前金牛转债是市场中唯一一只煤炭行业的可转债,随着股改的完成,大部分持有人都转换为股票,金牛转债也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而即将股改的江淮转债则是目前唯一一只汽车行业的转债,铜都转债是唯一一只有色金属行业的转债,都是转债市场不可替代的稀缺品种,一旦重蹈金牛转债的覆辙,这部分资金的投资方向就成问题了。
  转债市场面临变局
  尽管在已经完成股改的43家公司中,有不少都有以转债方式进行再融资的计划,而在全面股改的首批40家公司中也有多家拟发行转债,不过,即便再融资大门重新开启,转债市场能否迎来大批生力军仍有待观察。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王晓东指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原来热衷以可转债的方式进行再融资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了。
  2003年以来,随着配股和增发在筹资额和发行效果方面陷入困境,上市公司纷纷选择转债作为主要融资方式。一方面,发行转债可以延缓股本的摊薄效应;另一方面,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即便以非常优惠的条件(修正转股价、赎回)发行转债,仍能从再融资中获得净资产增值的好处。
  而股改之后,大股东股份获得流通权,原来转债发行中的一系列保护债权人,损害股东利益的条款也极有可能将被发行人所废弃。可转债发行条款与国际市场的日益接轨,也将使我国的转债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王晓东还表示,对于一些转债存量规模较大,全部转股后非流通股权益大幅下降的公司来说,其股改的动力明显不足,大股东更希望转债持有人持有到期,从而节省一大笔支付对价的费用。
(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