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债券 - 正文

国债再创新高转债整体下挫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宪奇 2005-09-28 10:16: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债再创新高转债整体下挫 (2005-09-28 08:40:17) ...
记者  黄宪奇 北京报道
  
  在宽松资金面的推动下,上证国债市场昨日继续大幅上涨,现券多数品种走高,上证国债指数收盘报108.48点,上涨0.13%,再创新高。昨日企债市场也在新券上市带动下放量上涨。但与国债和企债的火爆行情形成反差的是,昨日转债市场除个别品种逆市上涨外,几乎满眼尽绿,市场气氛较为悲观。

  昨日上证国债市场收盘走高,成交量有所萎缩,全日共成交71万手。交易中的38只国债,有30只上涨,3只持平,5只下跌。盘面上看,新的基准7年期国债05国债(9)上涨1.09%,报102.00元,列升幅首位。一些中长期国债如010303、010107和010308都出现0.25%以上的涨幅,长期债05国债(4)昨日涨幅也达到0.12%,报107.00元。其他券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但个别老券如96国债(6)和中期债010213出现回调。

  债市上涨源于钱多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稍有加强,上周净回笼资金规模更是达到了350亿,为6月底以来的新高。本周总共到期的央行票据和正回购量只有350亿,而昨日一天央行发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回笼的资金就达到350亿,加上周四的公开市场操作,本周也将净回笼资金,这样央行已经连续三周净回笼资金。另外我们注意到,央票和正回购的利率除一年期央票利率在连续七周保持不变以外,3月期央票和28天及182天正回购都出现微幅抬升。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连续三周资金净回笼,利率回升,但这只是为了应对九月到期的大量票据和各大行在票据发行量增加后对收益率做出相应较高的要求,并不能依此判断公开市场操作有所转向。因此短期内,货币市场资金仍然保持宽松的状态。另外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通胀预期已完全淡化。资金面宽松,通货膨胀压力减轻,都对债市构成支撑。

  本周三,国开行30年期超长债时隔三年后再次启动,此前国开行的20年期金融债发行掀起了疯抢的热潮,由于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对长期债券有配置型要求,且该券可以明显拉长投资久期,因此尽管该券的预期利率较低,但各机构可能更看重中期利率趋势和长期收益率水平,所以估计疯抢的局面将再次上演。近两个交易日,交易所市场长期债券明显走强,也是受到该券的刺激作用。另外有分析认为,投资者会在长达一周的国庆节假期前买进国债,以获得在此期间持有国债的利息收益,同时,新建立的以短期债券为导向的基金在争相买进国债;预计国债在整个节前将保持强劲。

  企债联动上扬本周以来,企债市场持续强势,上证企债指数昨日收盘时已冲上116.22点的历史高位,但近两日的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提高,昨日借新券05沪建设债券上市,成交量才勉强突破0.6亿。在价格上涨的同时,企业债的收益率较前期也大幅下行,根据测算,相关年限企业债和国债的利差已跌破50个基点的大关。日前央行研究局金融市场处处长纪敏在中国能源战略发展投资峰会上透露,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能在今冬明春出台;届时企业债券发行的门槛将大大降低,并且必须有银行担保等强制性条款都将弱化。这就意味着目前的企业债到时都将成为珍稀品种,所以投资者近期明显加快了吸筹步伐,但由于托管在交易所债市的企业债数量十分有限,所以企业债市场将会更多地表现为有价无量。

  转债市场哀鸿一遍昨日深沪26只成交转债仅3只上涨,其余23只全部下跌。其中招行、歌华和万科转债都出现了1元以上的下跌;晨鸣转债的跌幅也在0.93%左右;钢铁类转债更是随钢铁股下滑出现整体下挫。正当股改全面攻坚之际,可转债却提前迎来寒冬。最近中金、国泰、申万、海通等多家机构都发布了观点惊人相似的报告,即逢高抛售中高价转债,原因是在股改中不会补偿转债持有人。正当股改全面攻坚之际,可转债市场却突然被各路诸候亮出红牌。同时,大多数中高价转债开始回落。云化转债、民生转债等从高点回落10%以上,招行转债、江淮转债等区间跌幅超过5%。业内人士认为,可转债在股改中不获补偿之风,从金牛能源股改时就开始了,这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非流通股当然不希望对可转债进行补偿,因为会摊薄股份。而且股改后,大小股东利益一致,都会想方设法维持股价,自然不希望转债持有人获得廉价筹码。更何况中高价转债仍有一定的获利空间,借股改之机迫使持有人转股(相当于高溢价股本融资),非流通股何乐不为。(中国证券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