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股市下跌影响,10月13日美元处于守势。在美国于本周末公布贸易收支、零售销售以及消费者信心等重要数据前,交易商调整部位,至亚洲汇市美元小有回升,尾盘欧元报收1.1990美元一线。
表面看来,德国政坛局势可能是拖累欧元走弱的主要因素。但是,欧元区加息的希望日益渺茫,可能已经为欧元的下挫埋下了伏笔。就在上周,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讲话似乎还令强硬派人士为之一振。他警告称,欧洲央行已做好准备,将对价格压力的上升作出反应。
然而,自那以后,欧元区加息前景看来已化为泡影。德国经济部部长克莱门特上周末强调指出,任何通货膨胀风险都只是暂时的,欧洲央行没有必要在现阶段考虑加息。
欧元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仍是利差。随着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在固定收益市场得到逐步体现,形势将继续向有利于美元的方向变动,预计不久欧元将跌至1.1800美元。
近几周来,欧元多数时间维持在1.20美元附近,市场也普遍认为该价位是欧元汇价高低的分界线。这与今年6月的行情,以及2004年夏季的长期区间盘整很相似,即当欧元向下突破1.20美元时,通常不会进一步深跌,或长期维持在1.20美元之下。
由此市场通常会猜测所谓的“长线投资者们”──企业资金、中东投资者和外国央行正在买进。尽管很难确切指出谁在买进,但近几周来,1.20美元附近区域已明显再次成为一道坚固防线。
其实,1.20美元水平本身并不像其下方的数个价位重要,比如重要技术阻力位1.1950美元和欧元2004年低点1.1760美元。近几周来,欧元尽管数次下探1.20美元,并于10月4日创下1.19美元低点,但欧元仅有两个交易日全天处于1.20美元下方,而大部分交易日中仅有几个小时位于该价位下方,而且欧元尚未下探6月低点1.1868美元。
由于市场认为大量买家将在欧元兑美元跌至近期区间底部时大举买入,因此当欧元跌破1.20美元、逼近1.19美元时,买进欧元的人气陡然上升。
就个人观点,预计欧元最终还将稳居1.20美元之下,仅仅是美国利率高于欧洲使持有美元更有吸引力的事实就可以解释原因。不过1.1760美元附近的强技术阻力位将较难突破,这也将意味着美元中期强势不会持续太久,上攻幅度也不会太大。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