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期货市场系列之三
建立能够反映中国真正供需力量的定价中心,是中国发展期货市场的目标。但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立定价中心不等于取得了定价权,培育民族定价主体更是关键。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企业和民族资本作为期货市场定价主体,那么,即使中国能够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定价中心,最终仍是外国期货市场的“影子市场”。为此,中国期货市场要充分体现自己的角色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培养自己的机构投资者,培育一大批有规模的投资公司、期货基金公司,大力鼓励生产商和贸易商利用期货市场,形成独立自主的定价主体。
中小散户没有话语权
在期货交易中,中小散户投资者以小额资金、短期持仓、快速迅速的交易方式增强着市场流动性,一些中小散户还是市场中重要的套期保值参与者。但是,中小散户也存在着信息不灵、容易盲从、抗风险能力较低、投资心态不稳等缺憾,这决定了中小散户在市场没有多少话语权,中小散户占较大比例的期货市场,形成不了定价中心。据上海中期总经理党剑统计,2004年列入全国期货经纪公司前三名的一家公司,2003年底和2004年底法人客户数量分别仅有134个和166个,个人投资者数目分别为1296个和1872个。名列全国三甲的期货公司机构投资者数量仅有百余,可以想见整个市场的机构参与者数量之少。相比全国范围内各种期货商品的大量生产、加工和贸易类企业而言,我国期货市场稚嫩是不言而喻的。
据西南期货汪飞统计,在国内期货市场上,资金量在100万以下的投资者比重为84.77%,而超过300万元的投资者仅占4.75%。而在多数成熟期货市场上,除了一些具有现货背景的企业以外,大部分是以投资基金形式介入的,期货投资基金的市场参与份额占到整个市场交易额60%以上。而国内方面,投资者结构偏重于中小投资者和自然人的现状,我们的“国际定价中心”势必是中、小散户的博弈结果,或中、小散户与国外机构的对决,很难体现商品价格的理性预期。
“狼”使“小羊”更会生存
今年8月26日,《港澳服务提供者申请期货经纪公司股东资格审核》细则出台,意味着内地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但与境外实力雄厚的期货经营机构相比,内地机构在治理结构、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以及核心竞争力等处于相当的弱势地位。以成交量来说,2004年国内最活跃的大连大豆期货合约成交量,仅为同期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成交量的1/46;国内最大的期货经纪公司中期集团管理的资产约20亿元,而美国瑞富集团管理资产却高达430亿美元。因此,实力差距悬殊之大,用“小羊”与“狼”比喻都显得过于保守。
但是,狼会吃掉羊,也会使羊更会生存。中国入世前人们对国内汽车业显得极度悲观,但其生存发展之道表明,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国外优势资本和先进技术对中国落后产业的革新。经易期货副总经理曹胜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味担忧狼来了会被吃掉是无意义的。外资入股国内期货经纪机构,将带来很好学习机会。外资机构全新风险管理机制和投资理念,将激励国内期货经营机构做大做强,早日成为反映“中国因素”的真正“中国力量”。
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后,期货公司的分化将加剧。对于期货业的洗牌,广发期货田晓军博士认为,一部分期货公司会与外方合资;还有期货公司可能通过大量兼并重组,形成本土公司。这两部分,以及新成立的期货基金公司、大型现货企业等将成为未来中国期货市场的民族定价主体。
建立投资基金是当务之急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目前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长壮大起来,但期货投资基金还没有形成。作为机构投资者,期货市场引进投资基金将有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性,有利于推动市场理想操作理念的形成。据美国有关数据表明,截至今年2月,全球共有7500家对冲基金,7000家共同基金,各自掌管着1万亿美元左右资产。基金已经成为左右的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力量,每一次行情暴涨暴跌,背后都有基金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认为,要发展期货投资基金,必须调整监管部门相关法规。国外期货市场为什么吸引大机构参与交易?原因在于国际期货市场法规比较符合市场实际情况,譬如说,期货公司可以给机构投资者提供融资服务,政府机构如美国农业部每周、每月、每季定期公布农产品供需报告,可以提供非常详尽的信息,至于价格如何变化,需要投资者自己去研究。这样一来,市场就非常透明。正因为国外期货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不是一个管制市场,因此对于交易商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而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环境非常差,因而竞争力始终难以提高。因此要从法律和规则上提供机构投资者健康发展条件,培育出有较强竞争力的民族资本,在国内和国际期货市场上有价格形成的话语权。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