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一直保持在24%以上。一边是投资增速居高不下,另一边是物价指数直线下落,连续几年高投资所积累的产能过剩将继续阻挡CPI上行,债市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物价低位运行的环境。
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现在,投资过度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平衡发展的障碍之一。从刚公布的10月份一系列宏观数据可以印证这一点。
——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涨幅比9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为今年最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也均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10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比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10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0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0月份CPI涨幅1.2%,虽比9月份有所增加,但全年在2%以内的水平已无悬念。
种种数据显示,产能过剩造成的供求失衡加剧、价格走低的趋势正从消费品领域向整个社会产品蔓延。
已有众多的学者对今年投资增长持续过快表示忧心忡忡,而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从公布的数据看,截至10月末,全国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8%和28.5%。考虑到建设、投产的惯性和时滞,固定投资将至少在下一个投资周期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产生的过剩产能将至少再延续一个投资周期。
从9月份开始,CPI和PPI首次出现“双降”局面,10月份工业品价格涨幅继续回落。2003、2004年投资高峰中一大批钢铁、能源等大型项目竞相上马,而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电力、石化、运输等经济项目的鼓励态度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到今年,盲目投资的恶果开始集中释放,水泥、电解铝、玻璃、钢铁价格纷纷下滑。以钢铁为例,10月份钢材价格下滑显著,普通中型钢材价格下降5%,普通小型钢材价格下降1%,线材价格下降6.5%,中厚钢板价格下降4%。更令人担心的是,建材产品的价格下降可能鼓励房地产领域投资速度继续加快。
有学者认为,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只要政府采取措施启动消费,目前的产能可以消化。但启动消费毕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而几年来积累的产能过剩却需要至少一至两年时间释放。这期间,物价水平将一直受到向下的压力。
令人费解的是,投资的高速增长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国家也运用信贷工具并出台政策进行了调控,为何投资增速依旧不减?国泰君安分析人士秦军指出,一方面,投资有一个周期,调控政策不可能立竿见影,实际上10月份单月27.2%的投资增速是六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毕竟高达54%,调控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整个投资领域实施打压。
从主管部门的表态看,目前产能过剩显然已经引起政府的注意,局部的、结构性的调控将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向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的投资倾斜仍将维持,而钢铁等产能过剩较为突出的行业和部门可能被纳入调控范围。由于这些行业的本身特性,从调控实施,到投资项目减少、生产收缩,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所以产能过剩在生产领域将长期存在。
另外,今年以来迅速增长的出口额是投资的重要消化力量。随着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再加上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明年的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其对分散产能过剩的贡献也将收缩。而在国内消费短期难以提振的背景下,供求矛盾将会加剧,价格将长期面临下行压力。
今年以来,物价低位运行为债市行情推波助澜,虽然在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下,11、12月份的CPI可能出现反弹,但如果产能过剩这一突出矛盾不解决,包括消费品、基础产品在内的物价水平不可能有大的改观。债市的宏观运行基础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