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正文

1年期央票利率创半年新高,28天回购利率创年内新高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黄宪奇 2005-11-23 14:27: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年期央票利率创半年新高,28天回购利率创年内新高 市场预期资金...
昨日央行延续了前期的资金紧缩力度,1年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的招标利率均大幅走高,鉴于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已经回升到6月初的水平,而28天正回购利率也创出了年内新高,分析人士指出,市场预期央行紧缩资金已基本到位,部分机构可能会加快在债券市场逢低吸纳的步伐。受此推动,昨日债券市场出现反弹。
  短期利率攀升反映资金面趋紧
  本周二,央行在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发售了250亿的1年期票据和200亿的28天正回购。虽然1年期票据发行量较上周同期下降了100亿,但28天正回购的发行量却增加了相同的数额。鉴于近几周央票和正回购的到期量比较平均,本周二央行依然维持了上周同期的资金回笼力度,央行前期的资金紧缩措施在本周有望持续。
  受央行持续数月大力度紧缩资金影响,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已明显发生了变化,各期限央票的招标利率都出现了加速上扬,上周四6月期央票更是出现了流标现象。昨日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明显反映了市场对资金进一步收紧的预期。1年期央行票据的中标利率为1.6467%,较上周大幅抬升了14.5个基点,并且创下了下半年以来的新高。28天正回购的中标利率为1.29%,创下了年内的最高记录,而上周该品种的中标利率只有1.08%,仅一周时间,28天正回购的招标利率上升了21个基点。二级市场的资金利率也同样出现了快速攀升,上周一,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还在1.12%左右的水平徘徊,昨日该利率水平就已经抬升到1.2191%,已回复到四月底的水平。本来年关将至,机构出于财务核算的需要都会收紧资金,央行连续两个半月大力度回笼资金更加重了市场对资金收紧的担忧。中信证券的杨辉认为,大行对资金的垄断也加速了近期货币市场利率的攀升。全国性商业银行目前是资金的单边提供者,公开市场操作几乎成为央行和几大机构的寂寞游戏;在这种背景下,大行极容易通过某种默契,人为抬高资金利率。一位商业银行的交易员也认为,昨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通过增加100亿28天正回购,将更多地定向锁定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特别是大行)的资金。这其实反映出央行对近期大行的行为已有所察觉,另外通过增加28天正回购操作来取代发行央票,也可以利用回购到期来缓冲年关的资金紧张。
  已有机构开始抄底
  本来资金收紧、短期利率走高对债市是一个不利的消息。但昨日无论是交易所债市,还是银行间债市都出现了集体走高的现象。昨日上证国债市场现券多数品种上涨,国债指数收盘报107.20点,升0.12%,成交量也有所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出现了放量走高的现象,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盘报111.256%,较前一日上涨了0.03%,成交量也较前日增加23.48亿。这说明已有机构开始利用本轮债市的调整,积极逢低买入。
  中国银行的研究员认为,既然央行资金紧缩的目的主要是对当前货币市场的低利率进行纠正,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已回升到6月初的水平,1年期央票和7天回购的利差已有40个基点,这表明前期资金宽裕过头的现象已经明显改善。一位银行的交易员告诉记者,鉴于短期利率已经全面回升到6月份以前的水平,部分品种的利率甚至创出年度新高,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的资金紧缩措施基本到位,央行后期将趋向于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长期来看,资金面将持续宽松,而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已经得到大幅提高,目前正是建仓的好时候。
  第一创业证券的王皓宇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虽然目前1年期央票利率已经和6月初持平,但从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比较看,2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品种当前收益率高于6月中旬的水平;2年以上的品种,6月中旬的收益率高于当前水平。这很好解释,因为在6月中旬,央行在公开市场的策略是非冲销,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蕴含着下行的预期;而当前的策略是冲销,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蕴含着上升预期,所以6月中旬的短期收益率低于当前收益率。这种静态的分析显示,2年期以上债券的收益率应该还有上升空间,目前收益率曲线的调整并不到位,乘下跌之时介入的机会还没有到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