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静
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美联储持续加息,外币理财收益率不断走高,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成为时下炙手可热的投资理财品种。今年年初时,6个月外汇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还在1.5%至2.18%之间,1年期外汇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则为3.30%。目前,6个月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上升至3.7%至3.9%,1年期的收益率超过了4%。
不过,美元的13次加息使现在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机会增多的同时,却使某些去年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收益大副缩水。 以某银行为例,该行在2004年6月期间推出了一款两年期的产品,当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大概在2%左右。这款产品的条款规定,客户无权提前终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每年2.9%,两年总收益率为6%左右。而随着美国连续十三次升息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上升到4.25%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人民币在今年七月份的升值,客户在去年取得的收益率也将明显低于今年。同样期限的产品在今年购买未来两年的收益率为8%,明显高出2004年时购买那款2年期产品6%的收益率水平。
而另外一家银行也是2004年推出的一款收益浮动型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收益不仅大幅缩水,甚至本金都不保。当初这款产品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8%-2×LIBOR(伦敦同业市场拆借利率),LIBOR当时水平为1.21625%,每年的预期收益率约为5.57%。美联储加息后,现美元基准利率提高到4%,3个月LIBOR也达到4.4%,再套用原先那个公式,5.57%的收益率根本达不到,实际收益率可能只有1%左右。
一银行外汇分析师认为, 从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至少还将在明年一月和三月两次升息,这之后升息周期可能暂停,但是否最终结束也仍然是未知数。此外,人民币升值仍是大势所趋。因此,这位分析师认为,在影响外汇市场诸多因素不确定的前提下,选择一些短期外汇理财产品产品是比较稳健的做法。
为了降低投资者风险,越来越多的可调整期限外汇理财产品也在不断推出,期限和条款的灵活,不仅适应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细化需求,也是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目前各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业务无论是在品牌上还是实际运作模式上,都体现出差异化特点。
外资银行方面,花旗银行的“鸿利”系列、荷兰银行的“凡高理财计划”、厦门国际银行的“步步高升”、渣打、东亚的理财产品一开始即定位于高端客户市场,门槛高、结构复杂多样化是其产品特征。
中资银行方面,从初期基本大一统的产品、发售模式逐步演变出各具特色的格局。
比如交通银行推出的“通宝天天盈”系列,每个银行工作日均能提供当日购买其产品的报价,即产品收益率;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一次性推出“春夏秋冬”系列36款产品,期限从3个月到5年不等,以满足客户不同流动性的需求。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