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人民币兑美元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即期竞价市场收于8.0676元,而稍晚结束的询价市场最后一笔报价为8.0675元,继续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此前央行正式宣布,自周三起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开盘前产生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8.0702元,周三人民币连创新高,冲破前阻力点8.07元并未遇到很大阻力,除了与国际市场美元疲弱有关之外,这跟新的交易模式有较大关系。在询价机制下,各家银行的报价可以更加灵活,尤其是市场份额较大的大型中资银行,其报价很容易影响到即期汇率的走势。
周二晚间开始,美元受到FED政策会议记录的影响,兑其它货币全面大幅下跌,在周三扩大了跌幅,兑欧元从1.1840美元下跌200余点,至1.2060美元附近;兑日元从117.60日元,最低跌至115.60日元。FED公布的12月会议记录显示,FED决策者在12月试图暗示持续了一年半的升息周期可能接近尾声,可能"需要进一步慎重有序的收紧货币政策"。会议记录导致美元大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12月ISM制造业指数低于市场预期,制造业成长放缓预示未来经济成长会更加温和,而且FED几无继续升息的必要。有报道称加州湾地区发生6.7级地震,地震的消息传出后,美元兑欧元下滑至两个月新低1.2088美元,后稍有回调。
周三欧元兑美元大幅上涨,除了收到美元弱势的影响,欧元区的数据也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欧元区12月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2.2%,增幅略低于上月的2.2%,对未来欧元区继续升息的预期形成支撑。英镑兑美元近两日步步升高,从元旦节后的1.7190美元升至现在的1.7520,两天内升值300余点,英国并无数据公布,只是由于美元过于疲弱,一连串的负面消息令英镑兑美元收回圣诞节前的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