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正文

中国期市亟需一场“超前性系统风暴”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侯宁 2006-01-09 08:15: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相较于受股改刺激的股市,中国期货市场的2005是沉寂的。相同...
相较于受股改刺激的股市,中国期货市场的2005是沉寂的。相同的地方在于,两个市场的参与者在这一年都感觉难熬,前者煎熬于股改启动后“满地金子”和“一地鸡毛”的困惑,而后者则煎熬于整个市场的结构性和周期性低迷。但巧合的是,在2006年初,两个市场似乎都迎来了希望。原本“一地鸡毛”的股市揭竿而起,而一年来被交易丑闻困扰的期货市场也盼来了两个“创新品种”:1月6日,郑商所正式推出白糖期货,而大商所也旋即发布了豆油期货1月9日正式挂牌的消息。
  品种多了,这本是好事,就像股市迎来权证一样,这意味着投资者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多了。但是,正如权证的推出代替不了股权分置改革一样,期货市场品种的增加也代替不了其亟需的系统性变革。可以说,中国期市目前需要的还不仅仅是增加品种,它的发展遇到了现实瓶颈,它更需要的,应该是一场以“超前思维”为指导的“系统风暴”。
  众所周知,2005年的中国期市有些流年不利。年初便爆出“中储棉”巨赔6亿的噩耗,春节期间又出现万汇期货老总夫妻双双失踪的新闻。此后,由于证监会加强对期货公司资本金和保证金托管方式的核查管理,许多弱小的期货公司纷纷“告急”,而年内期货行情的“出乎意料”也让客户盈利举步维艰。时近年末,又爆出“国储铜风波”,更让2005年的中国期市显得风雨飘摇。显然,经历了三年发展后,期货市场再次遇到了发展瓶颈。
  当然,2005年的期货市场并非没有亮点。首先,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推进,权证这种准期货品种再度出现在股票市场,统一指数的推出也让股指期货不再遥不可及,原本横亘在股市和期市间的“行业壁垒”有望被打破;其次,12月初在深圳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也从规格、内容方面创了记录,受股市“暗示”,交易所自主创新也再次牵动期市人心;再次,在2005年的期货实盘操作中,跨市场、跨品种的“套利”和“投资组合”代替“做多做空”以及“锁仓”等“老套”,成了笔者从一线交易者口中听到最多的词汇,这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现有投资者在经过历练之后,已开始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系统操作水准。
  但是,亮点的出现并不能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的成熟。因为无论从仅有的12个商品期货品种来讲,还是从缺乏金融期货这样的主流品种的现实来看,我们的期市还依然是袖珍市场,180多家期货公司年盈利两三千万的统计数据也让期货人汗颜。因为这不仅比不上股市中一个大户的年度盈利水准,而且比期货交易所的年“市场推介费”也多不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由于多年的清理整顿,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步伐早已大大落后于国际同行。不管是品种创新,还是监管思路、风险监控、操作理念,我们都停留在孤立、静态地看待期货市场的初级层面,还远没有达到从发展、创新和系统的高度看问题的程度:“关、卡、压”的监管思维依然存在,“一人堂”式的风险监控仍旧盛行,而缺乏系统性组合投资的简单操作模式至今还在大行其道。岂不知,国际衍生品市场早已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体系,不发展,不创新,不系统,都将会让我们的“聪明才智”防不胜防。
  其实,在笔者看来,面对我国期货市场落伍的现实,我们的监管有“现实思维”已经远远不够,只有以“超前思维”来指导、改造和发展我们的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我们才有迎头赶上的可能。否则,随着明年WTO金融开放承诺的到期,我们便将会有更多的“国储铜风波”以及更多的期货公司走向破产。
  有人说,2005年是“期货公司淘汰年”,这是事实,年初万汇期货老总夫妇双双失踪便是期货公司窘境的生动写照。但笔者认为,2005年期货市场“沉寂”的原因更应该从体制瓶颈、认识瓶颈上溯源。而要想打破这些制约期货市场长远发展的现实瓶颈,便必须和当前着眼于明年金融开放的股改一样,以“超前思维”在期货市场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系统风暴”,从认识高度、监管模式、市场培育、风险控制和操作理念等多方面对期货市场进行全方位改革。
  白糖和豆油期货问世了,这当然好,因为培育期货市场,自然要培育新品种。但谁都知道,一个市场要想发展,首先需要的便是一个成熟的投资群体的培育。在这方面,我们不仅需要学习股改中“让利于民”的做法,适当调整利益分配机制,更需要一场以“超前思维”为指导的旨在打破当前期市发展瓶颈的“超前性系统风暴”。
  (侯宁/国际金融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