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金:销售走向理财组合——访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执行董事黄王慈明女士
香港零售基金市场发展已经超过二十年。开始时基金销售以推销产品为主,随着市场越趋成熟,客户要求亦越高,现在银行、保险公司、独立投资顾问以及基金公司均以客为本,针对客户的理财需要,为其制定组合。
基金业大发展带来机会
如果只顾推产品,未能给予客户一个踏实的期望,未能考虑客户的需要,那么他们最多只能销售一、两次,客户最终不会留下来,接受记者专访时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执行董事黄王慈明表示。
黄王慈明向记者描述香港基金销售现状:香港基金销售逾8成是通过银行、保险公司和独立投资顾问等中介人进行的,中介人是基金的前线代表,通过他们的分销网络,基金产品可以更有效地接触不同阶层的投资者,而基金中介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现时香港基金销售中介人占较大的比重,而且份额一直增加,直销的比例较低,其中只有少数的基金管理公司设有专门的窗口,让投资者直接到基金公司买卖基金。
香港零售基金市场稳步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配合:强积金计划于2000年底在香港开始推行,强积金使香港市民认识到为退休做投资理财要早开始,亦要多靠自己;亦注意到基金在长远储蓄及退休规划方面的功用。
为保障退休生活,单靠强积金是不足够的,在强积金上还要多加投资储蓄:强积金替代率约为30%左右,如果退休后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退休后的收入则大约需要达到退休前的收入之70-80%。如果强积金只能提供30%左右,缺口则需要自己多做一些投资储蓄。随着人口老龄化,退休理财业务越来越大,而基金是退休理财的一个重要产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