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债券一级市场两记重拳,再度打击了原本就惊恐万分的二级市场。半年期国开债的中标收益率竟然高过前天1年期央票的收益率,达到2.12%%的水平。5年期国开债中标利率高于二级市场平均水平10多个BP,2.98%%的收益率水平加上手续费因素,实际收益率已经超过3.0%%。
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品种彻底放弃了抵抗。昨日1个月央票收益率直接突破2.0%%的高度,3个月期央票收益率上扬到2.10%%附近。尾盘收市前,10个月期左右的央票出现了2.25%%的成交收益率,而1年期整的央票买盘收益率也相应上升到了2.30%%之上。企业短期融资券的行情更加惨不忍睹,品质最优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水平几乎都上扬了20个BP左右,A-1评级的短融收益率上扬幅度就更大了。
近期恰好又是债券发行和上市较为集中的时段,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企业债新券供给量很大。行情的大幅波动使得曾经抢手无比的新发企业债很快成了烫手的山芋,一二级市场的溢价在迅速缩小。如果当前的下跌趋势不改变,估计很快又要出现2004年那样赔钱分销的局面了。
市场之所以如此恐慌,无外乎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面对一季度过快的新增贷款规模和过高的广义货币增长速度,投资者普遍认为央行会出台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但是到底是运用什么样的政策?力度如何?何时出台?等等这些,市场都没有统一的预期。四月份以来,围绕央行下一步政策的猜想和分析充斥了各种媒体的头版,各种传言和小道消息频繁出现在债券市场,但央行的政策却迟迟未见出台。不确定性的增大提高了投资者对未来风险的估值水平,自然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溢价来弥补。
动荡不安的债券市场无益于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为了债券市场的稳定,适当的安抚政策是必要的。今日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量仅20亿元,应该是央行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举措。但是债券市场的最终稳定还是有赖于下一步政策的最终明朗化,就如同2004年下半年调息政策的最终出台,成为了债券大牛市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