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5月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回暖 逆袭观点仍有待观察

来源:央广网 作者:郭淼 2015-06-14 14:0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五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出来之后,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让大多数人感到振奋。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61.28万辆,同比增长17.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0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91个百分点。5月自主品牌市场表现如此良好,是否预示着份额逆袭拐点到了?

可以看出,在整个车市出现衰退的时候,自主品牌却出现了让人非常意料的反转。很多媒体也非常兴奋的用“逆袭”来形容自主品牌的成绩。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自主品牌回暖,市场份额的提升应该是在意料当中。原因有三点,第一个就是去年自主品牌市场大跌源自于自主品牌整体进行改革。产品还处于老旧更迭之际,比如像奇瑞,它处在改革的初期,产品还没有完全的进入到市场。吉利也在回归一个品牌的大改革之中,长城也在切换发展重心到SUV的业务上。所以说,份额的降低是必然的,回升也是必然的。

第二是自主品牌的产品策略更新比较快。作为本土的企业,自主品牌往往在市场兴起之时,就能够抓住风口。比如说SUV项目的布局,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已经布局完善了。在热门的紧凑型SUV和小型SUV市场上,基本上被自主品牌所垄断,江淮更是凭借一款小型SUV就打了翻身仗。相比而言,合资品牌约束比较多,在产品的引入和投放的速度上往往会落后很多。比如像一汽大众至今都没有SUV车型。在最近的报道当中,长城、一汽大众以SUV投放为条件,来换取了调整。某种程度上说,一汽大众销量的下滑也是由于缺乏所谓的SUV的支撑。毕竟中国的消费热点在那摆着,如果你不理它还指望着销售增长,这不太可能。

第三是购车的刺激因素的改变。从长远来看,理性购车还是必然趋势。尽管汽车作为一个大件物品,在消费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传统的面子等等这样因素的制约。自主品牌基本上很难进入理想的购车的清单当中,但是随着消费者认知的一个转变,以及自主的技术的提升,未来愿意自主消费自主品牌汽车的人士还是逐步增加的,特别是在经历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自主品牌的竞争力会更加的强,也可以和合资品牌形成正面的一个对抗能力,届时注重的并不是市场份额的大小,而是单个品牌所具有的战斗力和综合实力。

这是不是自主品牌的一个拐点?有人认为,目前来看这种趋势并不是很明朗,至少来说,不能够太过于乐观了。如果把这个前五个月的数据拆开来看的话,自主品牌的份额还是在下降的。从三月份最高点31.9%到了如今28.2%,所以能否成为拐点还有待观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