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重磅解读!宏观政策“不急转弯”如何落地,“房住不炒”有新内涵,资本市场或这样发力

来源:证券时报 2020-12-19 08:00: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重磅解读!宏观政策“不急转弯”如何落地,“房住不炒”有新内涵,资本市场或这样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但是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会议也指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明年要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围绕会议的部署安排,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和机构分析师第一时间展开解读。

明确定调“不急转弯”

政策稳定性护航稳增长与防风险

“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就在市场担忧明年随着超常规政策陆续退出,宏观政策调控可能会出现“政策悬崖”之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上述简短有力的表述作出正面回应,向市场释放“定心丸”。

政策不急于转弯有着稳增长的现实需要。会议指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市场上对于‘政策悬崖’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政策取向不会发生快速变化,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尽管受到基数因素的影响,2021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同比数据预计会出现大幅改善,但宏观调控部门在进行调控时会将低基数的影响予以剔除,客观地看待经济运行态势。”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张旭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就对记者表示,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增强、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以及我国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宏观政策不宜急剧转向。货币政策方面,未来货币政策会逐步回归正常化,货币政策或将从明年一季度末开始进行流动性和信用调整,渐进分步式退出。

避免政策急转弯还可以防范今年因宏观杠杆率快速攀升所积累的信用风险。中诚信国际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表示,今年以来,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而实施的稳增长政策导致宏观杠杆率快速攀升,债务风险进一步累积,其中政府部门加杠杆尤为明显,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隐性债务风险均进一步加大。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释放加速,并呈现从民企向国企蔓延态势,未来仍需警惕政策收紧导致“债务-通缩”压力显化。

闫衍建议,明年的货币政策仍需保持稳健,不宜过快收紧,在货币政策操作上,为避免实际利率快速上行导致“债务—通缩”循环,在操作节奏上,要充分考虑明年下半年经济修复走弱的风险,建议货币政策“前紧后松”。随着经济修复,财政政策可以适度调整、边际收缩,但积极财政政策不宜马上退出、回归常态,而是应当保持适当力度,将专项债作为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建议2021年新增专项债额度设定在3.2万亿元左右。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明年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不会明显收缩,财政赤字率保持在3%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3万亿左右较为适宜,但会更加强调在保持适度支出强度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对冲疫情影响,今年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预计将高出名义经济增速约2个百分点,随着明年“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重新成为硬约束,就需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因此,从具体的操作看,央行会更多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同时,依然会强调货币信贷政策的精准导向,要求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虽然宏观经济在改善,但不少小微企业还面临着经营压力,明年预计政策还会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无还本续贷等举措,保持小微企业资金流稳定,防止因资金断档使得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预计明年针对小微企业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会逐步退出。同时,央行今年推出的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明年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可考虑作为长期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工具。”温彬称。

重申“房住不炒”

重点强调租赁住房市场建设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内容颇多,字数是2016年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最多的一次。在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中,“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被单独作为一项任务提出,除了重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外,重点强调租赁住房市场建设,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房,可见中央对大城市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

“前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住房和房地产的表述一般是在民生和社会保障的内容中提及,今年房地产在重点任务中单列是第一次,表明当前房地产的平稳健康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之所以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单列,在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看来,是因为2020年在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资金不可避免地外溢到房地产市场,局部城市如深圳等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房价出现明显上涨。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大,房价过快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流入形成阻滞作用,不利于城市发展,所以将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上来。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要注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总结2020年下半年以来多地房地产调控政策,政策工具不仅仅是对需求端的限制,也增加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建设人才房、租赁房等供给端的政策以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政策以平抑房地产市场波动。

在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任务中,重点强调了租赁住房市场建设。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一方面跟房价高有关,另一方面跟租购并举还不完善有关,目前租赁房的推进不如预期,虽然2017年开始国家出台了诸多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文件,但两年下来成效不是很明显,所以中央目前对大城市尤其是人口流入比较多的、暂时买不起高房价房子的人,必须要通过租赁来解决他们的基本居住问题。

具体来看,会议明确了“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许小乐认为,这会加快租赁市场赋权的细则落地,有利于租赁市场制度的完善,真正将租赁作为一种长期居住选择。同时,对于会议提出“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他认为,集租房将成为未来“租赁社区”的新形态,一方面为租客提供更多元化的租住选择,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

此外,对于会议明确“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许小乐认为,租赁市场的监管将制度化、常态化。一是对于租赁机构的经营监管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于经营风险的管控,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二是培育与规范并行,包括对于租赁企业的财税支持以及经营行为规范;三是对于租金水平的指导价格与管理,防止租金水平过快上涨,影响居民的可支付能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中央经济工作定调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市场人士认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资本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枢纽功能,完善基础制度,健全市场体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当前,资本市场正在加快探索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和体系,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一方面,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带动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础制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稳定性、协调性、平衡性。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把握各层次股权市场定位,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完善各板块制度安排。支持具有“硬核科技”的科创企业做强做大;突出创业板特色,更好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充分考虑主板(中小板)特点,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组织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资本市场要健康发展,基础性制度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当中,金融资产的配置比重还是非常低,这就意味着,在将来中国居民家庭对于金融产品的配置比例会大幅上升,这就需要资本市场要建好规则,健康发展,用更大的发展空间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质量好坏至关重要。目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4100家,市值近80万亿元,上市公司中既有市值上万亿元的行业巨头,也有“小而精”的细分市场冠军。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90个行业大类,总营业收入占全国GDP的将近一半,实体企业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五成,吸纳员工总数近2500万人,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基本盘”“顶梁柱”的地位日益巩固。

今年以来,监管层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新要求,作出全面部署;证监会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开展了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旨在通过2年努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夯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上市公司峰会上向上市公司提出了要求,要求上市公司要守法合规、规范发展、稳健经营、引领创新,做受人尊敬的企业。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存量时代,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加剧。”李迅雷表示,要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让更多企业得以在资本市场中竞争,并在退市制度下淘汰落后公司,保留优质企业,这样才能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也才能真正发挥股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以扩大内需为基点

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会议指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八大重点任务总目标在于,要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八大任务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如何实现八大任务,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二是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对于供给侧这一块,主要是要完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等任务。

需求侧管理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内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会议指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丁守海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我国很好地实现了稳就业的目标任务,预期明年经济形势比较好,稳就业形势相对乐观。但仍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如:前11个月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值仍为负值,而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服务业复苏慢可能会对明年就业复苏特别是就业质量的复苏产生压力。

会议还强调,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11月份,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首次回到两位数增长,经济的内生动能的修复基础愈发良好。伴随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修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的持续向好,以及企业经营预期的改善,后续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持续维持较快增长的趋势将得以延续。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需求牵引供给”需要进一步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激发内需潜能。同时,通过一系列供给侧改革,如去产能、环保、金融去杠杆、金融供给侧,以及推进中的产业链高级化,可以显著改善供给端效率,完成“供给创造需求”的问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会议从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健全金融机构治理,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方面开出推进改革的“清单”,并点题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通过积极开展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工作将会推动我国制度型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通过在自贸试验区当中先行先试,不断改进经贸管理方式和制度安排。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破除科研机制阻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会议更为注重长期发展问题,尤其是在“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上,会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两大重点任务。

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会议提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加快国内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

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方面,会议提出,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近期撰文表示,要优化调整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要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对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任务,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与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探索完善“悬赏制”“赛马制”等任务管理方式;对科技创新前沿探索的任务,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鼓励自由探索。要开展现代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试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就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做出明确要求,并首次对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做出了界定,将其提升到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地位。中国国内产业的完整程度以及产业体系的完善程度,对尽可能减少受到外部影响,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不可少。为此,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

金融领域正在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的资金支持。中国国新系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元。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望在年内落地运营,总规模2000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