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联盟趋于瓦解新三板老牌做市股遭遇“倒春寒”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导读

做市交易时间越长,股权分散度越高,形成一致性预期的结果越难。当市场面临短期无法解决的流动性困境时,率先转为做市交易的股票,由于边际投资者的离场,正在面临价格崩塌的局面。

本报记者 常亮 上海报道

一叶知秋。

作为新三板流动性最好的标的,一批最早开始采用做市交易的股票曾被市场追捧。

但今年以来,老牌做市股如东电创新(430362)、九恒星(430051)、上陵牧业(430505)等价格开始出现雪崩。有迹象表明,缺乏流动性改善预期的市场,需求已大幅萎缩,敏感的投资者正在结账离场。二级市场交投萎缩的后果,可能很快在一级市场显现。

老牌做市股“雪崩”

2016年以来,一批老牌做市股的表现令新三板投资者咂舌。

东电创新2016年1月4日至3月1日区间跌幅达53.48%,华阳密封(831020)跌幅达50.85%,凯立德(430618)跌幅达42.78%,百大能源(430454)跌幅达41.88%,公准股份(830916)跌幅达41.55%,这批企业开始做市时间多为2014年三、四季度,是最先享受三板做市流动性红利的企业。

这批企业在2016年以来表现出的迅猛放量下跌现象,令众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其中不乏抄底被套者。

以上陵牧业为例,2月24日、25日连续下跌,由2月23日早盘最高5元跌至25日最低3.97元;东电创新于1月4日复牌,时隔半年后首个交易日下跌17.72%,此后连续下跌7个交易日,截至3月2日股价已跌去近一半;华阳密封于1月4日开始持续下跌,从11.41元跌至1月6日最低8.2元,至3月2日已跌至最低5.72元。

“这些股票在三板二级市场最活跃时是最容易迅速上涨的。到了2016年,外部投资者出于各种动机,已无法再淡定持股,抛出止损是一种理性选择。这些老牌做市股也是首当其冲。”北京新三板投资者亦飞表示。

事实上,由于老牌做市股在股权分散度、交易活跃度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在更强调市场化的新三板有望获得更多制度红利,因此这些老牌做市股中财务数据较为稳健的一批股票,一直以来得到做市商、投资者的优先配置。

老牌做市股的先行下跌,正预示着新三板市场步入了发展“深水区”。能否保持二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能否为投资者提供稳定退出渠道,这些问题已无可回避。

先发劣势

率先转为做市交易、享受流动性红利的老牌做市股,整体上面临市值缩水、估值水平下降的冲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3月2日,全部1340只三板做市股票2016年以来涨跌幅中位数为-7.32%。其中,122只于2014年首日做市的做市股涨跌幅中位数为-18.89%;于2015年1月至4月首日做市的156只做市股涨跌幅中位数为-14.21%;于2015年5月至年底首日做市的836只做市股涨跌幅中位数为-7.04%。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新三板二级市场成为真实写照。做市交易时间越长,股权分散度越高,形成一致性预期的结果越难。当市场面临短期无法解决的流动性困境时,率先转为做市交易的股票,由于边际投资者的离场,正在面临价格崩塌的局面。

这一判断可通过对股东数量的自然分层,观察这些企业2016年以来涨跌幅表现。

根据最新股东人数公告,大于400人的做市股跌幅中位数为21.44%,介于200人至400人之间的跌幅中位数为15.7%,200人以下的跌幅中位数为6.01%。

“我所了解的情况是,很多去年进入新三板市场的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现在已把头寸砍掉。企业、做市商、外部投资者维持的价格联盟开始瓦解,估值正在进一步降低。”亦飞表示,“现在已经没有值得期待的改善流动性政策预期,分层正式意见稿出炉后,是否有针对创新层的配套制度,值得关注。”

量价齐跌

截至3月2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5858家,另有待挂牌766家,申报中15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将于今年上半年超过8000家。

在股票供给迅猛增加的同时,春节后新三板市场交易量再次探底,作为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参考依据的做市指数(899002)则已在1200点以上徘徊,业内人士担忧如此下跌将考验去年7月1103点的心理大关。

春节后的13个交易日,全市场日成交额迅速降低至5亿元一线,引起市场人士忧虑,新三板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后果可能影响市场稳健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一批新三板私募基金面临退出期,这些资金原本只是希望在短期内套利离场,期限仅18-24个月。在当前行情下,这些资金不得不斩仓退出或通过其他方式转移给下家,这些资金的动作已影响了一批三板股票的股价表现。”亦飞指出。

“去年二季度的狂飙猛进透支了二级市场的潜力,当时的高价定增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彼时参与者已深度套牢,现在若想募集新的资金接盘基本不可能。随着新三板财富效应的萎缩,估值水平下跌,企业若想得到融资将付出比去年大得多的努力。”北京某券商新三板负责人张隆(化名)说,“今年的特点是,即便估值10倍左右的优质项目,也不再是市场追捧的对象,资金的风险偏好迅速降低,这在去年是不可想象的。”

“当市场参与各方的退出渠道不再指望新三板本身,而只能寄希望于向沪深交易所‘转板’,那么新三板二级市场的萎缩将很快传导到发行融资市场,并威胁到新三板作为独立市场的定位。”张隆指出。

(编辑:郑世凤,邮箱:zhengsf@@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