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广东的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来源:时代周报 2024-02-19 11:42: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广东的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024年2月6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2024年2月18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头良好,未来要快马加鞭,“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广东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如何?短板弱项在哪里?2024年伊始,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组成了课题组,开展了“广东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调研”,形成了《广东新质生产力2023发展调研报告》。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广东新质生产力2023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案例调研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全文约2万字,通过对多个省内重点实验室、代表性企业和园区进行深入调研和案例分析,辅以大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广东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早、速度快、总量大、体系相对完整。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链正在形成、相关产业链竞争力明显、重点产业全国领先。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集群度高,将成为全省打造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储能池”。

《报告》同时发现:广东部分新质生产力赛道需要补短板、强弱项,目前存在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不充分,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学技术变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新质生产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形成

广东近年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覆盖从原始创新到现实生产力转变的全流程、各环节,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打造体系化的战略科技力量

广东推动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综合能力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实验室体系逐渐壮大。广东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着力补齐原始创新短板,通过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构建以鹏城、广州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夯实科技发展创新源泉。粤港澳三地依托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促进大湾区创新合作。其中,横琴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31家,前海集聚创新载体125家,南沙建成高端创新平台132家。推动广州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在香港设立分部。携手港澳建设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河套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

以华为、腾讯等一批头部民营企业也布局了相关实验室。腾讯在公司内部不同事业群均设立了实验室矩阵,这些实验室中既有着眼于未来科技的前沿探索,如量子实验室、Robotics X未来机器人实验室,又有重点面向行业赋能和成果转化的应用研究,如专注于做硬件服务器研发的星星海实验室、医疗人工智能的天衍实验室、科技助老的银发科技实验室等,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量子计算、音视频、服务器、数据中心、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均有布局。

二是研发经费投入持续提升。广东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根据各地统计数据,2022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4411.90亿元,超过江苏、北京、浙江、上海等地;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总额/营业收入)3.42%,居全国前列。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2年,广东的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量,均居全国首位。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一是“广东强芯”工程深入推进。广东近年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夯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四梁八柱”,以智能传感器、模拟芯片等为突破口带动半导体产业发展,聚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例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的陆璐教授团队与华为公司合作,针对高性能计算优化技术开展攻关,实现了国产华为NPU的算子开发,大大提升了国产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性能,填补了国产NPU芯片算子空白。

二是新一代工业软件赋能应用新场景。随着新制造场景不断涌现,新一代工业软件赋能各行各业。2023年,在深圳举办的工业软件生态大会上,组建了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建成了广州、深圳、东莞三个试点应用推广基地,有7款工业软件获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工业软件。同期,OpenGeometry开源社区正式发布,构建新一代工业软件的核心“根”技术,为工业软件的产品研发提供支持,并带动上下游厂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最终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新一代通信研究突破瓶颈。2023年9月,由鹏城实验室牵头、国内多所高校参与的6G无线测试刷新了业界纪录,该实验室的一系列相关研究,为我国突破6G技术、抢占6G标准化先机奠定基础。在下一代6G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研制的6G太赫兹通信原型系统,实现了业界领先的MIMO 368Gbps净速率、单通道130Gbps系统传输速率,通过了IMT2030(6G)推进组6G网络关键技术概念样机测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的陈俊龙院士团队围绕宽度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和情感智能相关模型,构建创新性计算框架,开创性提出扁平化宽度神经网络,突破了深度神经网络计算资源消耗严重、扩展难的瓶颈。

四是新能源研究多点开花。广东组建起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广东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广东能源集团20兆瓦的新型储能系统示范项目,实现了新型储能技术的完美融合。国家电投集团采用佛山仙湖实验室增强型复合质子交换膜技术,研制出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大巴,支撑了北京冬奥会近100辆我国首批材料级全自主化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是生物医药瞄准关键领域。深圳湾实验室搭建的超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具有工业水准的超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之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的朱心红教授团队瞄准精神疾病防治关键科学问题,对精神疾病机理进行基础和临床双向转化研究等。

构建新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

广东在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显著提升。

一是技术服务增长迅猛。近十年,广东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活跃,技术服务合同增长势头迅猛,技术开发合同持续中高位运行。

二是技术创新转化体系不断健全。广东加快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的多层次技术创新转化体系,组建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优势,推动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例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与中国联通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安全研究中心”,与百度公司共建“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与云从科技共建“人机协同技术研究中心”等。同时,广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面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量子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院。

三是科技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广东孵化载体的总体规模多年来保持在全国前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066家,其中省级以上孵化器占比30.7%,国家级孵化器222家,总量居全国第二;有众创空间1050家,其中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占比41%,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74家,总量全国第一。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广东已初步形成了全范围、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找准撬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点,形成协同高效、分工明晰、分布合理、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一是银行信贷赋能科技企业。广东各大银行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政策引导下,信贷资源向科技企业倾斜,赋能广东科技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3年9月末,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3.7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99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9个百分点。各大银行积极创新信贷业务模式,为广东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例如,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围绕广东省打造“科创强省”目标,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超前布局科创企业,为科技型制造业企业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持续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活水”。

二是母基金整合力度加大。广东加大了政府性引导基金的整合力度,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母基金,对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6月底,广东共有43支母基金,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0支,市场化母基金13支。

三是畅通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从融资事件发生的行业来看,广东省2023年在一级市场上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融资事件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一是多途径遴选“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广东开启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自由流动的通道,汇聚掌握先进技术的国际高层次人才,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创办了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回国创立了深圳医学科学院。其他还有王迎军院士的新型生物材料医械院、廖万清院士的东方皮肤病与真菌病防控研究院、陈十一院士的十沣科技项目、曹镛院士的广州光达科技项目、孙玉院士的广州万协通公司项目等,一批院士、高层次人才项目陆续注册落地。

二是拓展高层次人才网络。2023年10月,《关于加强新时代广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四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聚集高地。广东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9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57万人,居全国前列;全省研发人员130万人,居全国首位;博士后人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加快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广东建成面向港澳的科技孵化载体超130家,在孵港澳创业团队和企业近1100个。广东承办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带动300多家港澳台企业落地广东。同时,积极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等改革,推动各地市设立了“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等。

新质产业链竞争力向中高端迈进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动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布局,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推动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优势明显。据Wind数据库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共有871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693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广东省为67482.45亿元,高于北京(61488.16亿元)、江苏(34448.73亿元)、上海(30345.19亿元)、浙江(27877.72亿元)等省份。

从行业分布看,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

从区域分布看,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尤其是深圳(322家)和广州(109家)。

二是独角兽企业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赛道。根据《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统计,广东在全国科创独角兽企业百强榜中,共有16家企业上榜。这些企业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赛道。

三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畅通产业链发展生态。广东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精准定位“缝隙市场”,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广东省有658家企业入选全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入围数量再创新高,占全国的17.9%。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省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25家,推动形成了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融通发展生态,为广东省未来的先进制造业版图奠定了基础。广东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中,深圳市有754家,占比超过全省一半;广州市和东莞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列全省第二、三位。

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在全国首位,但与江苏省、浙江省差距不大。

四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广东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71家,领先其他省份。这些企业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市。

五是高新技术企业基数庞大。截至2024年1月底,广东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6288家,连续8年排名全国第一。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也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市数量最多,广州、佛山、东莞次之。

优化新兴产业链区域布局

广东构建了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多层次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2023年,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已形成8个万亿级、3个5000亿级、7个千亿级和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四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8.8%、11.2%,成为广东制造的“稳定器”。

据企查查不完全数据统计,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企业数量分别达到68万、52万和26万家。

三是重点城市成绩突出。

广州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5万辆、增长1.08倍;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动机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0%和38.2%;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7.1%、43.8%、29.3%和21.6%。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85.3%;电化学储能产业产值增长16.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4%,在中国软件名城评估中位列第一。

珠海市2023年“4+3”产业实现增加值1194.09亿元,增长7.4%。其中,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业分别增长27.9%、27.8%、17.9%、4.8%、2.4%。

佛山市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301.41亿元,同比增长6.6%。制造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市规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027.00亿元,增长6.4%,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累计实现增加值3278.27亿元,增长7.6%。先进轻纺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也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增长9.3%和12.9%。

东莞市2023年“五支四特”产业中,主导产业发展持续回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向好,增加值分别增长0.9%、0.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兴产业产品快速增长,虚拟现实设备、半导体存储盘、充电桩、集成电路、智能手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6.0%、81.4%、66.2%、58.8%、52.3%。

广东部分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全国领先

广东发力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加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部分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

人工智能竞争力强大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全国第2位,紧随北京之后。一大批人工智能新锐企业涌现,如广电运通、小马智行、致景科技、奥飞数据、极飞科技、云从科技、同盾科技、异构智能等。

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广东先后制定印发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省直部门制定《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带动重点地市出台相关政策,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广东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也起步更早,成立时间在5—10年以及10—15年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8.69%、3.24%,均比对应的全国平均水平(14.7%、2.81%)占比大。

广东海量的场景和数据为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场景和推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将人工智能与各自的产业紧密结合,打造“AI+制造”“AI+金融”“AI+医疗”“AI+安防”“AI+教育”等落地场景,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不断深化,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加深,为千行百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潜能。广州、深圳两市更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着力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了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可见,广东逐步构建起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粤东西北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高端制造业加速转向

为突破广东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备,低端装备生产过剩、高端装备供应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困境,广东各地创新举措,大批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推动高端制造业走向尖端。

一是积极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例如,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中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LNG-BOG盐池提氦及液化示范项目完成运行,解决了国家氦资源卡脖子难题;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光学防抖、超高倍率变焦镜头、超高清4K激光显示领域是国内唯一独立开发并规模量产的企业,高倍高清变焦摄像机镜头市占率全球第一;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是国际领先的微流体技术公司,是国际上首个突破超声微反应器工程放大难题、实现超声微反应器商业化和工业应用的公司。

二是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链主”企业。例如,阳江市充分发挥明阳、金风、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中车电机、龙马铸造、东方海缆、中材叶片等一批优质风电行业制造企业,落户及洽谈的全产业链海上风电项目已基本涵盖从风电整机到叶片、电机、塔筒、海底电缆、铸件等全链条风电装备部件以及海上风电导管架、重型钢管桩、海上风电升压站模块等重型海上风电工程装备,年产风电整机设备能力700套~1000套。

三是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例如,佛山市依托季华实验室、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光机所华南产业基地、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等创新平台,以及佛山南庄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园、佛山三山显示制造装备产业园、广东军民融合绿能装备特色小镇、佛山高新区富湾装备园、佛山九龙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顺德(龙江)数字装备产业园、万马(佛山)智造产业园、中南高科高明智汇城、芦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园区载体,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四是提升区域协作水平。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基础,从研发、设计、生产均有突出的供应链、人才优势,各城市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加快布局,探索产业链协同创新。目前,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广东造”,广东省的机器人产业链完备程度居全国前列。

生物医药迈入产业高地

生物医药创新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产业链长,需要大量人才和资金。2012—2022年,广东生物医药行业完成了从“有”到“优”的蜕变。“十三五”期间,广东生物医药产值年均增长达到13.7%,高于同期全省GDP年复合增长率。《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提出,要打造以广州、深圳市为核心,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市等为重点的产业创新集聚区。到2025年,广东将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国内一流,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力国际领先,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进位赶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近年来,多个地市依托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例如,中山市在制药领域,已聚集诺华山德士、瑞士辉凌、康方生物、中智药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聚集了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数字乳腺机的达影医疗、基因测序仪技术国内领先的腾飞基因等企业。广东壹健康等一批民营企业聚焦大健康赛道发力。其中,壹健康以帮助数以亿计的慢病患者实现自我管理为目标,构建起“硬件智能中心+数据智能中心+系统智能中心”的全过程数字化健康管理体系。统计数据显示,数据健康管理模式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有效实践,更有效减缓群众对公众医疗资源挤兑和降低医保社保支出。

部分新质生产力赛道还需补短板强弱项

目前,广东省新质生产力打造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包括:高新技术赋能制造业仍不充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有待提升,高端芯片、精密装备、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学技术“变现”能力不强;创新企业和关键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需要迎头赶上

自2019年以来,广东共有87家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多于上海市,介少于江苏省。广东省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为5350.78亿元,少于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

独角兽企业总量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

根据睿兽分析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上旬,广东共有独角兽企业86家,其中深圳53家、广州27家,少于北京市、上海市。

科学技术“变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根据各主要省份202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广东省的技术合同项目数(4.78万项)与北京市(9.5万项)、江苏省(8.74万项)还有一定差距;广东省的技术合同金额为4525.42亿元,低于北京市的7947.5亿元。

半导体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力

广东半导体产业长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制造环节短板明显、高校人才培养严重短缺、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2023年,广东集成电路产量(685.74亿块)跃居第二位,总产量与江苏省仍有较大差距。广东实现了规模化量产的12英寸晶圆厂数量也较少,人才不足,许多企业仍要到长三角甚至国外寻找代工公司合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