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24,港股IPO开始回暖了吗?

来源:读数一帜 2024-06-06 20:38: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4,港股IPO开始回暖了吗?)

随着港股二级市场反弹,IPO也出现回暖迹象。曾在11年里拿下七次全球募资额冠军的港交所,IPO将如何止跌回升?越发重要的中资投行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文|陈鑫

编辑 | 郭楠

今年四月以来,大湾区的晴天屈指可数,台风“马力斯”在不知疲倦的风雨中酝酿,6月1日凌晨登陆广东,上岸时间比过去几年的首个登陆台风都要早。

在不少广东生意人的眼里,水主财;对于连续四年收跌的港股来说,似乎也是这样。


港股的回暖肉眼可见。恒生指数自年初开始止跌企稳,近期又迎来一波强势上涨,从4月19日的16246点迅速升至5月20日的19636点,累计反弹20.8%,日成交额重上2000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外资也现回流迹象。 

不过,港股IPO数据在一季度仍继续下降。2009至2019年11年间,曾7次登顶全球募资额榜首的港交所,2024年一季度新股数量同比下降33%,IPO募资额下降30%,仅为46亿港元,创近十年新低,排名跌至全球第十,募资额位于印度、印尼和沙特证券交易所之后。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排名第五,深圳证券交易所排名第七。



不过,一季度里,港交所收到上市申请的个案数量同比增加24%,处理中的上市申请个案同比增12%,申请期限已过、被拒、被发回及自行撤回申请的个案数下降14%。

为何上市募资额降低,但新股申请反倒上升?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这样解释,“在过去数年高利率环境下,环球及香港资本市场面临诸多挑战,香港新股市场冷清,集资额大减。但港交所并非没有好项目,只是各家公司都不愿折价上市。”

陈翊庭还提到,长远而言,她看到更多机遇,港交所将作好准备工作,在市场条件转好时捕捉这些机遇。


而从近期的新股认购情况来看,港股IPO已经出现了回暖迹象。

围观今年最火爆的打新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如何,从认购火爆程度与新股首日涨幅上看已出现改善,但从募资额上看,市场仍在等候大型项目的到来。

近期新股中,5月31日上市的汽车街,公开发售超额认购432倍,上市首日上涨26.8%;5月28日上市的EDA集团控股,首日上涨84.21%,认购倍数达102.4倍;5月27日上市的趣致集团和5月24日上市的盛禾生物-B分别在上市当日上涨40.0%、7.56%,认购倍数分别为11.1倍与9.1倍。

三年半未有新股上市的港交所GEM(创业板)终于“铁树开花”。优博控股融资认购火爆,超购逾2500倍,中签率仅0.2%,成为今年的新股“认购王”。

整体看来,优博控股公开发售认购倍数在港股历史中可以排到第三,仅次于2018年毛记葵涌的6288倍和2021年诺辉健康-B的4132.19倍的超购倍数。此外,2021年的港股“募资王”快手,超购倍数为1204倍,当时无论恒生指数还是港股的热度均处于历史巅峰,募资额更是高达413亿港元。

作为曾经的打新热门,毛记葵涌、诺辉健康-B和快手上市首日的涨幅分别达到431.67%、215%和160.87%。


5月31日晚,优博控股于富途暗盘开盘股价一度翻倍,最终收涨18%,报0.59港元,成交额1671.77万港元,总市值2.95亿港元。6月3日上市首日,优博控股表现不及暗盘,早盘开报0.66港元,较招股价高32%,全日最高价为0.68港元,收报0.53港元,较招股价高6%,全日成交额1.37亿港元。对于打新中签者,若不计手续,每手账面赚150港元。

首日6%的涨幅,对于公开发售阶段接获38849份有效申请、超额认购2503倍的新股“认购王” 优博控股来说,似乎并不算突出。


一位投资者在股吧里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认购时的激情澎湃,到中签后的兴奋不已,再到暗盘翻倍时的窃喜并对更高的涨幅抱有希望,最后在首日卖出哭笑不得,因为扣除100港元每手的融资打新手续费和各种税费利息,每手帐面盈利仅余十几块。

2024,港股IPO开始回暖

伴随着今年港股反弹,特别是4月以来的大涨,以及打新的火爆,似乎预示着IPO开始回暖,港股IPO正在从全球第十这个位置上开启止跌回升。


港交所CEO陈翊庭表示,随着基本条件改善和中国监管机构助力,预计大型IPO即将重返香港,目前有100家企业正在港交所排队等候上市。其中包括蜜雪冰城、地平线、讯飞医疗、纵目科技等明星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来自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新兴产业板块。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五箭齐发助力香港资本市场,特别提到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之后,恒指上演十连涨,不但收复年内跌幅,更迅速收获来自世界的关注,由4月19日的16246点迅速升至5月20日的19636点,累计反弹20.8%,标志着市场正式进入“技术性牛市”。

还有观点认为,未来三季度美联储降息的时间表将会成为引导资金流向,并推动香港新股市场在2024年回暖的一大因素,此外,从A股上市转战港股上市也将成为趋势。

德勤预计,香港在2024年将有80只新股上市融资1000亿港元。新股市场的亮点包括来自知名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国际公司、A股转赴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和GEM公司的上市项目。

众多项目储备与港交所的改革也给投行带来了希望。投行方面的裁员似乎也告一段落,近期,瑞银集团亚太区总裁许建州表示,随着瑞银与瑞信集团的历史性合并接近正式完成,该行在亚太区的大部分裁员工作已经结束。

香港投行人:经历辉煌,担心裁员

过去四年,恒生指数连续收跌、港股IPO募资不断下降之时,香港投行工作者颈上似乎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每天都有无数投行人心惊胆战地问自己:今天会是自己的last day吗?如果不是,下次裁员是否会被裁掉?


的确,香港金融圈此前一度乌云密布。由于市场不景气,包括摩根士丹利、法巴、瑞银在内的多家投行都在香港开启了数轮裁员。就连中环最受投行人青睐的酒吧SEVVA也没扛过这轮低谷,在今年4月中旬结业。


这家露台可以同时俯瞰中环摩天轮、皇后像广场、香港终审法院及遮打花园的酒吧,在雷曼兄弟倒闭的2008年开张,此后和香港金融圈结下不解之缘。


由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和日夜交替不辍的风景,SEVVA成为不少中环投行人加班后小酌或coffee chat首选,也是不少投行团队项目结束后的庆功场所,16年来见证了香港资本市场几乎每一次的辉煌与狂热。


2008年10月,港股总市值为9.5万亿港元;到了2018年初,港股市值达到37万亿港元,9年里增长27.5万亿,增幅三倍。2019年,港股的辉煌更进一步,阿里在港股二次上市,邮储银行也登陆港交所主板, SEVVA楼上再次欢声沸语、觥筹交错。不出所料,2019年港交所募资额又在全球夺冠,11年里第7次登顶全球募资额冠军,这一年也成为了港交所的高光时刻。


那十年的实战多、大项目多、项目成功率高,奖金也多,跟最近几年不可同日而语。” 曾在外资行工作过的一位前投行人士表示。而她也于2023年彻底离开投行,目前正在进行大健康方面的创业。

香港投行保格局生变

这个市场总是在发生改变,正如中环投行人最热衷的酒吧SEVVA结业后,原址或将会租给一家知名米其林餐厅一样,港股新股市场的承销保荐业务,最近几年也面临着“改头换面”。

据wind数据,在2024年前五个月的新股保荐业务中,几乎已罕见外资机构的身影。前5个月港股市场共有21只新股上市,募资额95.84亿港元,募资净额79.22亿港元。其中,中金公司参与了8宗IPO的独家或联席保荐,保荐数量断层第一。其余机构中,海通国际参与3宗,中信证券、招银国际、均富参与2宗,建银国际、国泰君安、华兴证券、工银国际、中国光大等参与1宗。 


外资投行里,只有摩根大通参与了2宗IPO的联席保荐。


业内人士表示,中资机构在港股市场上的保荐与承销业务,自2022年起已经有超越外资的迹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股里中资企业占比越来越高。此外,中资机构进入香港二十多年来,实力也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互联互通持续深入、证监会支持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等,对于中资机构而言均为重大利好。未来中资投行如何搅动港股IPO市场?能否撑起港股IPO市场的质与量?除了中资企业外,中资机构在吸引外国企业赴港上市中又该如何发挥最大效用?对于以上问题,各类观点众说纷纭,但最终,市场与时间会交出答案。


毫无疑问,极寒后的回暖正同时发生在港股二级市场与IPO市场上,港股IPO募资额正在止跌回升。不过,下蹲后的起跳能有多高,港股IPO募资冠绝全球的往事能否重现,都待市场回答。#港股再爆发,可以布局了吗?##十连阳后,港股行情才刚开始?##IPO审核重启,券商股受益程度几何?#$北证50(SZ899050)$$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趣致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