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创】财经聚焦| 中小银行存款再掀“降息潮” 最高下调40个基点)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继5月底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后,刚步入6月,中小银行又迎来新一轮的“降息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6月以来,已有甘肃银行、兰州农商银行、广西宾阳农商行、湖北京山农商行、湖北宜城农商行、上海青浦惠金村镇银行、贵州册亨富民村镇银行、哈尔滨幸福村镇银行、山西保德慧融村镇银行、深圳坪山珠江村镇银行等10余家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
6月4日,兰州农商银行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7%下调至2.6%。而就在此前一天,6月3日,甘肃银行已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3.0%下调至2.6%,下调了40个基点,这意味着,该行此番存款利率降幅高达40bp,也是本次下调存款利率幅度最大的银行。
而6月1日,更是有4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其中,6月1日,有广东澄海农商银行6月1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具体执行利率分别为1.7%、1.9%、2.2%和2.2%。该行去年11月调整后的相应执行利率分别为1.78%、2%、2.4%和2.45%。
整体而言,从调整的存款品种范畴来看,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仍是“主阵地”——下调利率幅度最大,同时,不少银行也对短期存款利率进行下调,普遍存款利率降幅在10bp至40bp之间。
一般而言,存款利率的调整节奏主要呈现国有大行带头、股份制银行跟进,最后中小银行有序跟随。在去年时,市场曾先后经历3轮存款利率下调,分别在6月、9月以及12月份。因此,有专家认为,本轮部分中小银行接连调降存款利率是继去年第三轮调降的延续。
“无论如何,密集调降存款利率是中小银行压降负债成本,避免息差收窄过快的无奈之举。在经济复苏放缓、监管推动让利的大背景下,银行资产荒愈演愈烈,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越来越难以覆盖综合负债成本,只能从负债端着手,保证银行正常的利润空间。”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数据也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首度跌破1.7%关口,降至历史低位1.69%,跌破了净息差1.8%的警戒线。同时,今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减少0.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的1.74%,下降0.2个百分点。
“从资产端来看,2024年以来银行贷款利率普遍处于持续下行状态,难以支撑中小银行过往的揽储利率水平。”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因此,业内专家们普遍表示,银行存款利率的“降息潮”仍未到尾声,银行存款利率仍处于下行的趋势之中。武泽伟表示,综合来看,无风险利率下行是难以扭转的大趋势,没有必要将大量资产配置在存款上。最好的办法还是依据自己的预期收益、风险偏好、承受能力等,适当选取黄金、基金、股票等大类资产来分散风险、增厚收益。
审读:汪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