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创】前7月恒指上涨2% 逾百股涨幅翻倍 8月或启动第二阶段行情)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港股市场7月红盘收官,为今年前7个月画上圆满句号。据记者统计,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恒生指数收报17344.60点,涨幅约2%,较1月低点上涨17.24%;恒生国企指数收报6107.16点,涨幅为5.88%;红筹指数收报3569.81点,涨幅为6.55%。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恒生指数年内涨幅领先俄罗斯RTS、法国CAC40等主要指数。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2个多月的调整,港股市场风险已充分释放,8月份有望启动第二阶段行情。
从个股涨跌幅来看,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前复权),今年前7个月,港股市场上涨个股879只,占全部股票的33.47%,其中涨幅50%以上个股225只,涨幅100%以上个股107只,涨幅200%以上个股52只,涨幅400%以上个股28只,涨幅600%以上个股18只,涨幅800%以上个股11只,涨幅1000%以上个股8只,涨幅前五名个股分别为亚洲果业、进业控股、钧濠集团,涨幅分别达12943.48%、5900%、4550%。此外,国恩控股、世纪阳光、冠轈控股、星凯控股、火山邑动国际控股等个股年内涨幅均超过10倍。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7个月,部分行业龙头权重股表现不俗。腾讯控股、美团-W、哔哩哔哩年内分别上涨23.37%、33.46%、30.45%,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年内分别上涨31.98%、22.74%、57.69%,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年内分别上涨12.04%、34.90%、22.73%,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年内分别上涨13.61%、16.28%、16.78%、17.63%,中国神华、中广核电力、华润电力年内分别上涨21.68%、56.37%、37.47%。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港股市场下跌个股1662只,其中跌幅30%以上个股625只,跌幅50%以上个股224只,跌幅70%以上个股60只,跌幅80%以上个股28只,跌幅90%以上个股8只,跌幅前三名个股分别为中国天瑞水泥、环球战略集团、伟鸿集团控股,跌幅分别为99.04%、95.79%、95.35%。此外,文业集团、日赢控股、君圣泰医药、沧港铁路、万励达等个股年内跌幅均超过90%。
从行业表现来看,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23个行业年内上涨,其中涨幅超过5%行业22个,涨幅超过10%行业14个,涨幅超过20%行业10个,涨幅前三大行业分别为石油石化、国防军工、轻工制造,涨幅分别达40.21%、35.80%、34.31%;此外,机械设备、煤炭、建筑装饰、银行、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等年内涨幅均超20%。同时,8个行业逆市下跌,其中跌幅超过5%行业7个,跌幅超过10%行业6个,跌幅前三大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钢铁,跌幅分别为19.67%、18.61%、16.61%。
恒生指数较年内低点涨幅超过17%,港股后市将如何运行?
从估值水平来看,港股估值再次回到了历史低位区间。恒生指数市盈率(TTM)8.73倍,位于2015年以来的12.7%分位数水平;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也从5月份高点接近1倍回落至当前0.85倍,处于2015年以来的3.7%分位数水平。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港股第一阶段行情5月中下旬已基本结束,港股6、7月份是行情震荡期,8月份有望启动第二阶段行情。“经过2个多月的调整,港股风险充分释放,配置价值再次凸显。”他认为,结构上看,港股核心资产和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股东回报率高。前者优先推荐互联网等TMT行业龙头,以及新兴服务业(数字经济等)、医药生物、先进制造、食品饮料等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价值重估的机会;后者建议关注央国企红利资产(城燃、水务、核电、银行、三大运营商等)和香港本地股中的优质高股息红利资产。
中国银河证券最新研报指出,降息预期下科技板块存在投资机遇: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于9月开启降息,全球流动性趋于好转,外资有望流入港股市场。由于外资偏好科技板块,科技板块有望迎来向上行情。同时,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估值位于2020年以来低位水平,后续估值上涨空间较大。后市可重点关注互联网龙头、消费电子方向。其中,互联网龙头有望受益于利润端增长与低估值优势。受到产业周期回暖和AI手机市场增长预期带动,消费电子板块有望迎来向上行情。此外,高股息资产尤其是中央企配置价值亦有望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