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点直击 | 雅生活服务:主动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观点网 对于雅生活服务来说,上半年的经营充满挑战。
8月28日,雅生活服务召开2024年中期业绩会,出席会议的管理层包括雅生活服务首席执行官李大龙,首席财务官黄嘉毅。
其业绩报显示,雅生活服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0.2亿元,基本保持稳定。业务端同样面临挑战,除核心主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微增,雅生活服务其他业务板块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降速。
如何提升业绩与市场信心,是雅生活服务当下课题。
业绩会上,雅生活服务管理层表示,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公司经营策略“主动调整”,质量优先兼顾速度则是公司下一步的应对策略。
“我们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所以今年我们在增速层面上做了调整和放缓,在目前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我们要做有确定性的事情。”
主动调整
市场环境越发复杂的时节,“退一步进两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有质量的发展,是雅生活服务面对行业调整做出的主动选择。
期内,雅生活服务录得收入70.23亿元,去年同期收入约为76.99亿;非周期性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6.7%。
雅生活服务在业绩会上表示,收入下降主要因为外延增值服务比例下降,带动一部分业主增值服务中与周期性业务有关的部分收入下降,最终导致整个收入有一定的下滑。同时,雅生活服务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毛利在一定程度上承压。
经调整后,雅生活服务核心净利润为盈利7.16亿元,核心净利润率为10.2%,整体还在盈利范畴内。
其中,雅生活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增值服务和城市服务的经调整核心净利润约为7亿元,经调整核心净利润率10.3%。
数字表象之下,更正确看待雅生活服务中期成绩的视角是,看其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了哪些努力。
来到业务端,雅生活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5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2.67亿元微增2%,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76.5%。
于2024年6月30日,雅生活服务的在管面积与合约面积分别为5.77亿平方米及7.5亿平方米。其中,来自第三方项目的在管面积占比约82.9%,雅生活服务正在进一步提升独立性。
来到业主增值服务、城市服务与外延增值服务板块,主动出清是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雅生活服务业主增值服务录得收入7.72亿元;城市服务收入6.47亿元;外延增值服务收入2.33亿元。
业绩会上,雅生活服务管理层多次提到:“我们在上半年做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考虑目前房地产和经济情况对非核心业绩进行主动出清,在项目拓展方面,我们选择有质量的拓展。”
截至2024年年中,雅生活在管面积中73.3%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且形成住宅44.1%,公建44.5%,商业及其他11.4%的全业态均衡布局优势。
雅生活强调要做有质量的拓展,重视项目的转化、现金流、盈利稳定性和品牌口碑,深入贯彻“一区一策”、“一城一策”、“一企一策”的城市分级和产品分级模式,将重点瞄准非住宅业态优质机会,着力拓宽项目来源,深化资源共享,并灵活采取拓展策略,在竞争中智取突围。
期内获取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天津泰达街道中小学幼儿园、深圳康宁医院、广东省公安机关等多个千万级标杆项目,进一步提升高线城市深耕密度,稳固规模基本盘。
蓄力回归
对于雅生活服务而言,调整期或许也是蓄力期。
从宏观视角来看,虽然物业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但上半年几乎没有明显的赢家,物企们都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业主群体的服务要求变化。
收缴率是评判物企催收款项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也是观察物企资金状况的其中一个角度。
受到业主的缴费习惯影响,物业费与项目款的缴费高潮通常在下半年,物企们在年中的收缴金额及收缴率会略低于年末。
身处在形势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雅生活服务上半年也感受到市场环境和业主缴费意愿上的挑战。
据该公司介绍,上半年其高度重视业主的满意度,集团深入一线,开展全年度品质大巡查,对于服务品质存在的问题零容忍,持续加大对于质量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小区文化建设,维护良好的业主关系。
上半年,雅生活在超过100座城市开展超过3000场社区文化活动,深化小区“五方共建”模式,巩固基层治理能力,利用头部品牌企业优势凝聚各方力量,为业主解决更多生活需求与社区难题,客观提升业主满意度。
期内,雅生活持续加强对于基层服务的投入,推进环境和设备的全面升级焕新,例如针对性开展电梯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和杜绝安全隐患,提升电梯维护和保养水平,完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等。
另一方面,雅生活服务加紧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出清。
雅生活服务表示,在住宅层面上,公司针对近期一些保交付或收缴率相对较低的项目主动进行调整和出清;在公建业务上,一些要降价或是利润非常低的项目也会主动放弃或不续约。
将收益较低的项目出清之后,雅生活服务在未来还准备进一步做轻增值服务板块,以轻资产运作的模式聚焦居家服务、团餐等聚焦业主需求和盈利能力较高、可持续的领域。
对于下半年,雅生活服务预计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提升服务品质上,同时在经济效益层面可以企稳,希望能将经营指标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