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独家解析保险科技上市控制权和发展权

来源:经理人杂志 2024-10-17 11:07: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独家解析保险科技上市控制权和发展权)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文/李凌 郭力芳

作为保险行业向高质量转型“加速器”的保险科技,其收入来源最终仍是指向保险公司。因此,不断拓展保险公司客源,是保险科技技术供应商构建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各赛道头部企业以具优势的技术服务能力从一个或多个环节深度嵌入保险公司,使得保险公司切换其他第三方技术服务商的成本趋高,以保证客源基础很难在短期内被新入局者打破,进而构建起自身的护城河。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马太效应持续强化下,头部上市险企强大的数据与渠道资源以及对布局的灵活把控能力,成为科技化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助力。这也是保险科技产业的技术和渠道资源持续向头部集中的核心因素。

于是,之前获得资本支持打下一片江山的保险科技企业纷纷奔向资本市场,意图开拓新的融资路径,以强化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拓展业务疆域,实现规模化效应,提高盈利能力,并不断强化与保险公司的深度契合。

当然,现阶段急于上市的保险科技公司,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动因,那就是股权的控制权。资本从来就是双刃剑,当初为了获得资金支持而签下的“对赌条款”,使得很多保险科技公司创始人面临“不上市就失去公司”的尴尬局面。

叠加日趋激烈的竞争,上市对于很多保险科技公司来说,短期是为了创始人的控制权,长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权。

2024年以来,保险科技公司扎堆谋求上市,其中一些公司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另一些则在筹备上市的坎坷过程中。

2024年1月,线上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科技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申请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3月28日,有家有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股东U-BX Technology Ltd(有家保险)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共募集金额1000万美元。

4月2日,数字保险经纪公司致保科技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每股4美元发行150万股普通股,募资总额为600万美元。

5月,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Yuanbao Inc.(元保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称,元保拟发行不超过645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7月上旬,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Iyunbao Technology Ltd.(爱云保技术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称,爱云保拟发行不超过4389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8月6日,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众淼控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3530万股普通股,募集资金2.47亿港元。

圆心科技早在2021年10月15日就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两年多之后的2024年2月9日才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并公示了PHIP版招股书。同样,四川恒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股东 Hengguang Holding Co.,Limited(以下简称:恒光保险代理)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于2021年6月28日在SEC秘密递表,后于2022年1月18日公开披露招股书 。2024年3月29日,恒光保险代理在美国证监会(SEC)更新招股书。

对这两家公司来说,上市变成了漫漫长征路。而已经上市的几家公司,除了融资额偏少之外,上市后还遭遇了破发。



融资额偏小上市“破发”

从2024年成功上市的三家公司看,融资规模都偏小,颇有种为上市而上市的意味。

有家保险和致保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分别发行200万和150万普通股股份,募集资金分别为1000万美元和600万美元。这样的融资金额相对公司的业务规模和资金需求来说,虽不能说“杯水车薪”,但亦不远矣。

以致保科技为例,这家成立于2015年11月的领先高成长保险科技公司,主要提供数字保险经纪服务,也是2B2C数字嵌入式保险领域的先行者。2020年,致保科技推出了以自有PaaS技术驱动的数字化保险经纪平台。据Frost&Sullivan报告,在中国2B2C数字化保险经纪服务市场中,致保科技排名行业第一,市场份额约17.4%。

据公开资料,IPO前致保科技一共完成了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考拉基金、弘信资本、盘古创富、1898创投。但这三轮融资均未公布具体融资金额。

致保科技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两部分,一是数字保险经纪服务,2021财年、2022财年、2023财年前6个月分别实现营收2595.91万元、8434.29万元、7709.33万元,所占总营收比重一步步走高,分别达57%、78%和84%。特别是其中的健康保险产品,逐渐开始取代此前财产和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头把交椅的位置,成为数字保险经纪服务业务下的核心,其保单数量更是从2021财年的约1.38万单,暴增至2023财年前6个月的27.72万单。

另一个主要业务是MGU服务,同期分别实现营收1971.37万元、2427.26万元和1504.25万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43%、22%、16%。该业务以健康保险产品为核心。

成本费用的相关数据显示,致保科技“重营销轻研发”的趋势较明显。招股书数据显示,上述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333.22万元、1272.85万元和1267.25万元;研发费用则逐年走低,分别仅投入1096.84万元、774.31万元及400.16万元。

显然,相比公司的营收规模数据以及费用数据,致保科技上市融资的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300万元),能够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多大的动力,可想而知。

而随后上市的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淼控股”,股票代码:01471.HK)融资额是近年来最高的,为2.47亿港元。而更早于2022年底上市的思派健康融资额也不高,仅为1.2亿港元。

● 上市后表现乏力

除了上市融资规模偏小之外,上市的几家保险科技公司表现也差强人意。

2024年8月6日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的众淼控股,成为港交所“保险中介第一股”。公司发行价为7港元,位于发行区间7-10.2港元的最低位。公司共发售3530万股普通股,募资额为2.47亿港元,扣除募资应付上市及相关中介费用5127万港元,募资净额为1.96亿港元。

众淼控股引入洪泰国际三号有限合伙基金、The Reynold Lemkins Group (Asia) Limited两名基石投资者,分别认购3623.4万港元、1000万港元,一共认购4620万港元。

众淼控股称,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公司的保险代理业务;开发及提供公司的IT服务产品;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寻求审慎投资及收购能与公司现有业务互补或产生协同效应的目标公司。

作为海尔系的第七家上市公司,众淼控股是一家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及家庭保险用户分销各种保险产品,涵盖财产保险产品、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意外保险产品、汽车保险产品。

IPO前,青岛海盈汇持股为52.88%,青岛海创汇持股为7.56%,上海曌奇持股为22.66%,青岛海欣盛持股为0.54%,青岛海众捷持股为2.77%,青岛海创赢持股为13.59%。青岛海盈汇、青岛海创汇背后大股东均为海尔集团。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权日期,海尔集团有权透过青岛海创汇物联、青岛海创汇投资、海创汇控股、宁波梅山、青岛海创汇创业、青岛海盈汇及青岛海创汇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0.44%随附的投票权。

招股书显示,众淼控股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1.2亿元、1.48亿元、1.74亿元;毛利分别为4805万元、6726万元、7451万元。营利润分别为3278万元、4575万元、 4822.5万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699万元、3635万元、3899万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2699万元、3635万元、4375万元。

众淼控股2024年前4个月营收586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营收5343万元略增;毛利为2484万元,期内利润为1483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利润为1341万元。

尽管营收和利润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但众淼控股在股市上的表现却无法令投资者满意。上市当天,众淼控股开盘价为6.88港元,较发行价下跌1.7%;收盘价为7.35港元,较发行价上涨5%;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10.38亿港元。

上市第二天,即2024年8月7日,众淼控股收盘价6.07港元,较上市首日的收盘价下跌17.41%,市值降至8.57亿港元。随后,公司股价均低于7港元的发行价。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致保科技和有家保险上市后的表现不同,但最终也是在发行价之下交易的状况。2024年4月2日,致保科技上市当天股价即跌破发行价,迄今大部分时间的交易价格也低于发行价,目前公司总市值约1.2亿美元。

有家保险2024年3月28日上市后一段时间,股价一直在发行价5美元附近盘整,上市两个月之后公司股价开始震荡上行,截至2024年8月21日(北京时间)公司股价收报历史高价34.30美元。随后,公司股价陡然跳空下滑至8月23日的2.35美元(收盘价),相比最高位跌去9成多,相比发行价腰斩。

● 思派健康:盈利和发展如何兼得?

上市后的思派健康,给业内提供了一个在盈利和未来发展中不断取舍的现实案例。

2022年12月,思派健康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18.6港元,但募资仅1.2亿港元。上市首日,思派健康收报25.0港元,对应市值超过190亿港元。上市之后,思派健康一度快速上涨,至2023年4月冲至最高点44.6港元,对应市值近340亿港元。

发行时,思派健康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总计发行991.94万股股份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约8.27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约1.14倍超额认购。

成立于2014年的思派健康通过技术平台及数据赋能的营运能力,将中国医疗健康系统的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制药公司及支付方联系起来,发展共生生态系统,构建了特药药房业务、医生研究协助以及健康保险服务三条业务线。

思派健康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为1.5亿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2023年的净亏损为2.47亿元。而2022年经调整净亏损为约2.59亿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为13.72亿元。

特药药房业务一直是思派健康第一大收入来源,2023年实现收入41.88亿元,占比88.9%,同比增长14.4%。而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实现收入3.62亿,占比7.7%,同比增长13.3%。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62亿元,占比3.4%,同比增长17.4%。

从思派健康三大业务来源来看,2023年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收入的同比增幅最高,收入为1.62亿元,毛利1.04亿元,同比增长18.6%,该部分业务依然贡献最高的毛利率。财报显示,2023年健康保险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为64.2%。此外,2023年医生研究协助业务的毛利率为31.7%,但增幅最高,为73%。

值得注意的是,业务占比最大的特药药房业务毛利率则低至4.7%,较2022年的5%进一步降低。显然,特药药房业务的毛利率不仅偏低,且还在下降,这无疑是公司发展的巨大隐忧。

财报显示,思派健康的健康保险服务业务线主要提供两类健康计划解决方案。一个是惠民保,另一个是企业健康保险。同时,思派健康称已经初步建立“健康保险+医疗健康管理”的“双轮驱动”体系。

海通国际在研报中预估,思派健康的健康险业务板块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03亿元、2.50亿元、3.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3%、22%。

但从收入规模上看,健康保险业务要成长为公司的支柱型业务尚待足够的时间去培育和积累。也因此,在“现有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滑,新的支柱业务尚未能担当大任的情况下,思派健康的股价“表现平平”。

▲ 目前市值不到高峰时的1/7

2022年12月23日,思派健康上市当天,开盘价23.7港元,收盘价为25港元,分别较发行价18.60港元上涨了27.42%、34.41%。上市当天市值达到190.75亿港元。

之后公司股价回撤后在20-23港元区间徘徊。

直至思派健康于2023年3月15日发布2022年财报,也是公司上市后的第一次年报:公司年度收入41.19亿元,同比增长18.58%,毛利3.37亿元,同比增长19.02%。不过亏损13.72亿元,依然超过了10亿元。

伴随着思派健康公告2022年业绩,股价随之下跌。财报发布次日,思派健康股价报21.80港元,下跌超12%。

但之后的2023年3月24日,公司股价开始快速拉升,当日大涨15.34%,收报28.20港元。之后短短14个交易日,其股价就飙升至2023年4月13日的44.60港元历史高位,公司市值也突破了340亿港元。

针对这一波上涨,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是尽管公司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相比上一年同期亏损37.5亿元大幅收窄,这表明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提升。

二是公司的特药药房业务、医生研究协助业务和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均实现了增长,尤其是健康保险服务业务增速较快,这可能增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三是作为中国领先的管理型MBO公司,思派健康的健康服务提供商网络已覆盖中国150多个主要城市的1200多家三甲医院、55000名医生及500家体检机构,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没有真正业绩支撑的上涨注定不会长久。

公司股价在达到历史高位后开始急速下跌,短短的两个半月即2023年6月26日,公司股价跌至7.20港元,截至目前更是跌至6港元之下,公司总市值也跌至43亿港元左右。

▲ 隐忧难解,研发投入不足尤甚

尽管思派健康的亏损在大幅收窄,但公司支柱业务的特药药房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反映了公司面临的诸多隐忧。

2019-2022年,思派健康特药药房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6%、5.5%、5.9%、5.0%,呈明显的下滑态势,2023年又进一步下滑至4.7%。

为了提升特药药房业务的毛利率,2023年1月,公司收购了国药集团旗下的湖北思维特大药房。财报显示,思派健康希望通过收购湖北思维特大药房将与自身健康业务形成互补。

而实际上,此次收购的目的则有很大可能是思派为了提高在药品采购成本时的议价权,因为思维特此前隶属于国药集团旗下,有较好的国资背景。但从2023年财报来看,该收购并未能帮助公司改善毛利率。

思派健康的三条业务线都是朝阳的风口赛道,上市前医生研究协助SMO和特药药房两项业务已经是肿瘤领域第一。而这些赛道的发展无疑都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持续拓展市场和保住现有市场份额。

因此,高销售投入既是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公司实现盈利的掣肘。2022年,思派健康的销售和营销投入高达3.329亿元,几乎与3.37亿元的毛利相当。2023年,公司在销售和营销投入上有所压缩,投入为2.92亿元,毛利4.15亿元。

与此同时,作为以“创新”为根基的思派健康,以及对医药行业有着深刻认知的马旭广与李继两位创始人,早早就认识到了创新药的价值。思派健康最初的押宝方向也是通过肿瘤大数据方向入手,聚焦创新药的服务。SMO就是公司最早且最核心的业务,特药和保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拓展出来的业务。

然而,创新必然是靠高投入来支撑的。从财报数据上看,思派健康的研发投入一直不足。2018年-2021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822万元、2481万元、4571万元、6265万元,2018年至2020年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3.7%、2.4%、1.7%。

这表明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研发投入的增速没有跟上整体营收的增速。此外,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思派健康的研发投入在绝对值上和营收占比上都偏低,这不仅可能是公司在SMO业务线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将会限制新产品、新技术上的研发能力,影响公司的长期竞争力,造成未来发展的潜在短板。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通常看重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未来增长潜力。研发投入占比的下降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这从公司股价长期低迷的状态中也可见一斑。

不过多年积累也助力公司建立了一定的护城河。目前,思派健康已经实现27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及五个国家级癌症治疗中心的全覆盖。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644个SMO项目,另有756个SMO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同时,公司服务307名生物技术及制药客户,其中包括在中国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全部前十大上市制药公司。

2023年,按同期收入计算,思派在维护前十大SMO客户方面实现100%的客户留存率。值得一提的是,思派有超过95%的SMO客户从事肿瘤药物研发,且通常签订三至五年的服务合约,该业务的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20.7%提升至31.7%,说明其业务情况在不断优化,且具有一定准入门槛。

资本是把双刃剑

上市时融资额不高,上市后股市表现也乏善可陈,但众多保险科技公司仍急于上市,背后最大的动因是公司在获得投资机构投资时签订的“对赌回购协议”。

2024年7月30日,在第一次发布招股书失效还不到一个月后,手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手回集团”)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中金公司、华泰国际为联合保荐人。

手回集团急切上市的背后,是对赌协议这一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按照协议,部分投资者拥有的撤资权自手回集团首次递表时暂停,直至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递表18个月,倘若上市申请遭撤回、拒绝或退回,撤资权将自动恢复。

作为一家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主要通过“小雨伞”“牛保100”及“咔嚓保”提供人身险交易及服务,保险产品包括长期寿险、长期重疾险、长期医疗险及其他保险以及短期保险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3年的线上长期人身险的总保费计,手回集团是中国第二大在线保险中介机构,占据7.3%的市场份额。

迄今,手回集团共进行过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歌斐资产、红杉、极地信天、经天纬地、天士力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的C轮融资后,其投后估值已涨至12亿元。

按照原来的约定,倘若公司未能于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资格上市,境内融资投资者(包括天使、A、B及C系列投资者)有权要求集团赎回其股份,而赎回股份的代价极高。例如,优先股、A股投资者可要求在投资金额基础上,再加8%-30%之间不等的复合利率计算的利息。

只不过,这个对赌日期到期之时,手回集团甚至还没有递出招股书。2024年1月2日,手回集团又与部分投资者签署了股东协议。

按照规定,A、B及C系列投资者享有撤资权的利益,自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之日起暂停(即2024年1月12日),直至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提交后18个月(视乎情况而定),倘若上市申请遭撤回、拒绝或退回,则撤资权将自动恢复。

招股书显示,这些享有撤资权的投资者包括红杉雨澄、经天纬地、西藏聚智、歌斐资产、极地信天(部分股份为A系列优先股)等投资方。

签署新的协议10天之后(即1月12日),手回集团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遗憾的是,招股书在6个月后以失效告终。

上述对赌协议对手回集团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压力,颇有“不上市便成仁”的意味。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9248.7万元,已经无法覆盖A、B、C轮投资者的1.35亿元投资金额。

上市压力叠加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手回集团的经营压力培增。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5月,其收入分别为15.48亿元、8.06亿元、16.34亿元、6.03亿元。

相比于收入,手回集团的利润表现也不乐观。报告期内,其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1.31亿元、-3.56亿元、-5176.1万元。剔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等因素影响后,手回集团的经调整净利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转正。2021年至2024年前5月,其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5亿元、7502.3万元、2.53亿元、1.04亿元。

● 资本的“宠儿”更急于上市

对赌协议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何曾经的“资本宠儿”更加急于登陆资本市场。

元保数科堪称保险科技行业中的资本“宠儿”,成立5年、完成5轮融资。目前其赴美国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方案已提交中国证监会备案。

成立于2019年的元保数科,是一家互联网健康险公司,旗下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元保于2020年正式上线运营。

2019年11月,元保获种子轮投资,由山行资本投资。2020年2月,山行资本和北极光创投投资对元保进行了A轮投资。2020年9月,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山行资本、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对元保进行了B轮投资。这三轮融资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的,但均未透露具体投资金额。

2021年5月,元保完成了近10亿元的C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凯辉基金、山行资本、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SIG跟投,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如此快速的融资历程显示了其快速增长得到资本的高度认可。据透露,公司利用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实现全流程、各环节的智能化保险服务,并致力于打造“健康+保险+医疗”深度融合的大健康生态平台 。

据了解,元保数科在近期又完成了一轮以上的大额融资。

2020年6月,元保数科通过收购获得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2021年12月,元保数科通过收购唯品会全资子公司广东品诺保险代理,再获一张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后更名为首信保险代理(广东)有限公司。

在保险产业链的产品设计、销售、承保、理赔等诸多环节中,元保数科选择以中介的身份切入销售环节,产品类型覆盖百万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综合意外保险等。

2024年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Yuanbao Inc.(元保数科)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元保数科拟发行不超过645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同时,元保数科被要求补充材料。其中,作为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的元保公司被要求补充说明股权架构设立合规性、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股权激励计划合规等材料。包括元保数科第一次股权转让和第二次股权转让、元保数科收购木易健康未进行纳税申报,首信保理代理收购交易未说明相关纳税情况。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上述交易合规性以及是否构成本次发行上市实质性障碍。

另一个资本的“宠儿”圆心科技,两年多以来痴心不悔,一直在做上市的努力。2021年10月15日,圆心科技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连续四次递表失效后,又于2024年1月再次向港交所递表,又一次发起上市冲刺。

2024年2月,圆心科技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并通过PHIP版招股书将2023年度前八个月的业绩动态对外界做了公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圆心科技总收入为62.96亿元,同比增长34.3%,毛利率为8.2%,同样有所增长 。

不过时间又过去了半年多,圆心科技仍在等待之中。

圆心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院外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均保持稳健增长,其中院外患者服务和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的营收均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2年收益计算,圆心科技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处方药线上线下医疗交付平台 。

而执着于冲击上市的背后,给投资机构提供退出通道无疑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成立以来,圆心科技共进行了11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近百亿元。而2021年完成的F轮和D1轮融资合计达到21亿元,并将公司估值从65.4亿元拉高到275.33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核心业务在2020年之前就已经孵化成型,这两轮融资后,圆心科技没有切入更多新赛道,而是致力于扩大业务规模。

当下,港股整体低迷,曾经火热的互联网医疗概念也已归于平淡,包括圆心科技在内的一众保险科技公司想要上市,还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而来自投资机构变现的压力将成为影响这些公司发展的主导因素。

“护城河”在哪里?

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保险科技企业逐渐在市场显露头角,商业模式也日益多元。相比单一行业,保险科技实质上更应该被理解为集合保险行业科技化、开放化进程中参与助力的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大生态。而“跨界者”的加入不断丰富“保险+科技”多元生态圈的内涵,不断地创新生态格局。

从中国保险科技化进程看,技术、政策与资金是驱动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科技发展是根本,其带来了新的需求,促使险企应用科技赋能提升供给效率;政策的明确和规范为发展扫除障碍、破除瓶颈,指引行业方向;资金作为催化剂,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监管层一直高度重视保险科技的发展,中共中央提出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监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给科技型企业,并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容忍度。应该说,保险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已基本成熟。

当下,保险科技公司要构建护城河,重点无疑在技术端和资金端。积极谋求上市,除了在“资金”端占据更优势的地位,应对未来发展需要外,还有利于公司增强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认可度,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

在技术端构建核心竞争力,更是保险科技公司的重中之重。但从已上市和拟上市的公司披露的数据中,不少保险科技公司的投入重点都集中在销售渠道上,研发投入普遍偏低,这或成为保险科技公司模式升级的掣肘。

经过过去10年的跑马圈地,保险科技行业作为销售渠道拼费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想要突破单一的佣金收入模式就必须要转型。

事实上,上一阶段保险科技公司依靠互联网渠道简单粗暴的获客模式,极易引发监管严控的“魔方业务”,给自身发展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以擅长互联网引流方式推广产品和服务的元保数科为例,通过将保险产品植入到诸多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以及“0元保”“1元保”的“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这样的流量模式利于公司做大规模,但伴生的高投诉率、高退保率问题,以及“魔方业务”导致的恶意扣款、自动扣费、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诱导消费等,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和规范,也严重伤害了公司的品牌价值。

未来,保险科技公司的出路在于,持续坚持研发投入和科技赋能,加大对保险产品自主研发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精细化经营的模式,并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真正建立起隶属于自身的“护城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思派健康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