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何为》新书发布会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香港举行)
《金融何为——从大城市群、金融中心群到世界级科创枢纽》(简称《金融何为》)新书发布会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于2024年10月23日下午在香港尖沙咀商务印书馆举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李学金,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创新研究会会长、深圳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刘丽萍,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及国际传播中心主任、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秘书长于晓娜,商务印书馆(香港)总经理、总编辑毛永波致辞。
李学金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术创新和智库建设、决策咨询、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本书是我校建校以来重要的政策研究成果之一。它的出版不仅仅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更是学者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的重大贡献。而且,学校于9月新成立了公共政策学院,以期在政策研究领域做出更多更有开创性的努力。
刘丽萍谈到,在中国走向全球参与全球化治理的进程中,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深圳与香港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未来港深两地的合作与发展,急需更多《金融何为》这样的研究成果,期待与港中文大(深圳)肖耿教授等各方优秀团队继续合作,为更好实现“一国两制”、推进深港合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于晓娜指出,大湾区得益于资源禀赋的优势,同时又聚集了政策红利,目前坚持科技引领,推进产业升级,强化金融赋能,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湾区,大湾区还面临着机制对接、规则衔接、合作深化、要素流通、创新升级等方面更大的破题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何为》提出以金融业的创新和变革去支撑去牵引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大湾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直面现状又具有探索前瞻意义。
毛永波认为,《金融何为》重在从全球的视野中发现制度的比较优势、地理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发挥金融的作用。而香港最重要的优势集中体现在金融方面,这本书对如何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深刻意义。
本书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肖耿教授、本力研究员分别介绍了该书的研究意义、主要思路、基本逻辑和政策建议,并表达了对主要合作支持方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及出版社的由衷感谢。肖耿教授指出,本书旨在从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发,在总结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尤其是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特点、问题、前景,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化、分布式的“金融中心群”的独特优势。并针对双体系、双循环和“金融强国”的战略格局,提出以“双总部”的发展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进入创新驱动的提速换挡、纵深推进新阶段。
本力研究员介绍,《金融何为》一书以城市群和金融中心的崛起和发展作为引导,比较世界上各国际金融中心所发挥的作用与发展兴衰,继而推论以金融之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科创枢纽的蓝图,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城市群——金融中心群——世界级科创枢纽”的发展路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院长、人文社科学院教授陈永勤,香港大学教授、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希炜,香港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招商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苏敏,彭博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舒畅,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教授Tim Summers,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赵文利,香港金融发展局总监及政策研究主管董一岳,外交部驻香港公署政研室李昊,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助理辛继召等20余位嘉宾出席。与会嘉宾表示,该书体现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与前瞻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对于理解当代金融变革与金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为广大读者揭示金融如何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
在9月24日以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增量措施陆续出台的背景下,与会嘉宾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发展态势,随着金融业健康发展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促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会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能力、国际资源配置能力,都将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朝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迈进。会议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就如何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角色、如何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跨境金融合作与创新、金融如何支持科创及科技发展、国际一流科研如何转化为国际一流产业等问题展开热烈的学术讨论。
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商务印书馆(香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香港国际金融学会联合举办。本次活动前瞻性地探讨大湾区在金融强国和创新战略方面的发展路径,助力大湾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香港繁荣稳定与推动大湾区发展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