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通威集团刘汉元:光伏行业需要适度的“卷”,储能大规模应用条件已成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成都报道
11月17日至20日,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期间,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针对当前光伏产业形势、光储融合发展前景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刘汉元认为,当前光伏行业进入到深度调整期,市场的伟大在于不断地形成压力,迫使你不能“睡懒觉”、不能“躺平”,“因此适度的‘卷’是有必要的,是大家活力和动力的来源。”
“‘卷’是有双重性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光伏产业维持了全球领先,维持了整个行业不断迭代发展的速度。但我们要避免恶性的‘卷’。”刘汉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却没有合作意识,只顾过度的‘卷’,那我们就不配去推动能源转型。”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所带来的企业经营压力,已经让包括龙头在内的企业都感受到“心颤”。2024年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上海举行防止行业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多家企业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那么,本轮光伏周期何时见底呢?这也成为本届大会上与会嘉宾不可回避的讨论问题。美科股份董事长王禄宝,预计行业调整期要持续到2025年二季度。晶澳科技副总裁李栋则认为,“优秀的企业能很快穿越周期,差一点的企业时间会长一点,可能会1至5年,太好的企业早点考虑转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表示,明年上半年,龙头企业有望把握机会,而产业链中的配套小企业需更为小心。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刘汉元则指出,在今年出现行业性亏损时,“我说可能周期见底最快今年年底、最慢明年年底。”不过,刘汉元的判断并没有把非市场化的限产手段考虑进去,“在一定程度上,像欧佩克那样通过行业自律、共同限产稳价的相关机制,这些非市场化工具只要不极端,在一定程度上用,还是可以的。”
不久前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国家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当前,抽水蓄能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事故备用、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目前最成熟、度电成本最低的储能技术,兼具使用寿命长、转换效率高、装机容量大、持续放电时间长等特点;而电化学储能目前也可以做到较低的成本,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整体比化石能源的发电具备更好的经济性。
“储能大规模应用条件已经成熟。”刘汉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需要观念先行、措施到位,推动加快应用,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