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大人寿股东成“老赖”,嫁入豪门,能否逆天改命?)
来源:燕梳师院 文 王美怡
自“变身”海港人寿后,恒大人寿的历史遗留问题的“扫清”工作仍在进行时。其中,人事层首当其冲。2023年,原董事长朱加麟被带走调查。一年后,与恒大人寿关联的20名高管被集体带走。近期,又爆出曾经第二大股东提交破产重整申请的消息,大众的视线再度聚焦于此。
股东成“老赖”
2月4日,财信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财信发展”)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集团(下称“重庆财信地产”)及间接控股股东重庆财信企业集团(下称“重庆财信集团”)日前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产重整申请。
通过“企查查”发现,重庆财信集团以及CEO已有“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等标签。
图源:企查查
进一步查询得知,财信集团是恒大人寿的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25%。而恒大人寿一共有三大股东,分别是恒大集团(南昌)有限公司、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及重庆财信集团。
图源:企查查
值得注意的是,“财信系”不仅是恒大人寿的第二大股东,也曾是华泰保险、聚兴小贷、中垦租赁等公司的股东,掌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小贷等金融牌照。
“嫁入豪门”
在大众眼里,“恒大”是投资雷区的代名词。比如,买了恒大股票,血本无归;买了恒大烂尾楼,刚需房先解决,改善房往后排,投资房遥遥无期。
而受链式反应的恒大人寿,同样命运多舛。
2015年11月,重庆市地产集团和重庆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将持有的中新大东方人寿全部股权转让给恒大集团(南昌),随后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也就更名为“恒大人寿”,由恒大集团(南昌)持股50%、新加坡大东方人寿持股25%、重庆财信集团持股25%。
在恒大入局后,恒大人寿迅速扩张,借助当时风靡市场的万能险实现了保费和资产规模的跨越式增长。具体而言,2016年—2020年,恒大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4.7亿元、281.01亿元、323.72亿元、420.2亿元以及603.3亿元;总资产分别为731亿元、1038亿元、1202亿元、1886亿元和24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263.88%、41.98%、15.78%、56.82%和28.10%。也就是说,五年间,公司资产规模扩大了12倍。
不仅如此,高管变动也层出不穷。据悉,自2015年起,恒大人寿董事长在五年内变更四次。起初,2015年11月,恒大集团入股后,赵冬梅成为首任董事长。她曾是重庆地产集团的财务总监,并于2013年12月起担任中新大东方人寿的董事长。然而,这位“过渡型”人物仅在职不到一年便悄然离场。
接棒赵冬梅的彭建军,于2016年6月出任恒大人寿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彭建军的职业背景与金融行业相去甚远,此前主要从事酒店管理业务,在加入恒大后辗转于恒大酒店、恒大地产和恒大粮油等多个板块,毫无金融从业经验。
到了2018年,公司宣称进入“内部转型期”,并从中信银行挖来了朱加麟担任董事长。然而,这位“空降兵”并未能带来预期的变革,仅仅任职14个月后,便在2019年国庆节后悄然辞职。
朱加麟辞职后,董事长一职竟空悬近半年之久,直到2020年3月20日,梁栋才被提拔为新任董事长。
接下来的两年,公司年报一度陷入“难产”。2021年7月,在公司巨额亏损的背景下,竟还计划豪掷101亿给股东分红。然而,广发银行开启“自救”模式,立即出手,以“诉前财产保全”为由申请冻结了恒大1.32亿元的资金。这一步棋直接将恒大推向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成为其爆雷的开端。
受此冲击,恒大人寿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保险业务收入大幅缩水,利润从盈利转为亏损,偿付能力指标一路下滑,最终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当月恒大集团果断将恒大人寿50%的股权质押给了盛京银行。值得注意的是,彼时恒大集团不仅是盛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更是其重要依托。然而,好景不长,其随后清仓了盛京银行的所有股权,将其持有的约12.82亿股内资股转让给了沈阳市和平区国资公司等七家机构。
由此可见,恒大人寿沦为了“皮带哥”许家印的“提款机”。而随着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恒大人寿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最终落得业务受让的惨淡结局。
2023年9月,深圳监管局的一纸批复,意味着恒大人寿的故事已完结——“海港人寿正式受让恒大人寿保险业务及相应的资产、负债”。
历史遗留问题
自“变身”海港人寿后,恒大人寿的历史遗留问题的“扫清”工作仍在进行时。2023年9月,首名被调查的对象是恒大人寿的原董事长朱加麟。值得注意的是,朱加麟早在2019年10月就已辞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并于2021年底转任中融人寿副董事长,但最终未能逃脱调查。
与朱加麟类似,另一位关键人物刘展中也在2024年11月被带走协助调查。公开资料显示,他曾是恒大人寿总精算师,如今是中英人寿总精算师。不仅如此,他还曾在平安保险、信诚人寿及英国保诚集团,历任精算专员、助理精算经理及精算经理、信诚人寿高级精算经理、精算负责人、精算主管、总精算师等职务。
更引人关注的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追查行动在随后展开——多达20余名曾任职恒大人寿的高管被纳入调查范围,其中包括恒大人寿原董事长梁栋和原总经理曾松柏。当时有关媒体称,“是对恒大集团违规利用恒大人寿等金融机构套取资金的一次大彻查。”
这时,或许会有投保恒大人寿的消费者担心:“我买的恒大人寿,现在变成海港人寿了,会有影响吗?”从法律层面来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根据《保险法》有关规定,如果一家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公司被撤销或宣告破产,其持有的有效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寿保险公司。换句话说,这种业务转移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图源:《保险法》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黯淡退场。注入恒大人寿“血液”的海港人寿,能否有逆风翻盘的一天?值得期待。